'OTHERS' IS NOT A RACE (3RD PRINTING)
平常價 $19.00'OTHERS' IS NOT A RACE (3RD PRINTING)
by Melissa De Silva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What is a Eurasian? Are Eurasians Singaporean?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Eurasian living in Singapore?
While having existed in Singapore as long as any other community, Eurasians, who comprise less than one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still remain a fairly obscure group to many Singaporeans.
'OTHERS' IS NOT A RACE is a tapestry that weaves together the multiple genres of narrative fiction, creative nonfiction, literary food writing and family memoir, to offer insight into the micro-minority Eurasian community through the intensely personal lens of the writer's own experience living and growing up as a Eurasian in Singapore. Throughout are interwoven the themes of memory, loss, language, identity and cultural reclamation.
Similarly, it is a reflective and provocative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a journey the reader may also take to explore what it means to exist at the confluence of being Singaporean and being Eurasian, and to interrogate the liminal space between two cultures, Asian and European, occupied by this community
A TREE TO TAKE US UP TO HEAVEN
平常價 $19.00A TREE TO TAKE US UP TO HEAVEN
by Jordan Melic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Kueny isn’t much of a worrier, except maybe when it comes to her father, the Custodian of a Thousand Generations, whose soul is hanging by a thread. But when her brother, Ah Ti, inherits the throne and smashes the Watercress Elixir that preserves her family’s heavenly reign, her worries take on a whole new dimension.
Left with no choice, the siblings set out in search of a new home, embarking on a perilous journey that takes them through 14th century Majapahit and 19th century Malaya, where they encounter a dreamy prince who promises them the world, and end up in a sparkling city that will consume everything they know.
A mix of mythology, history and adventure—think Journey to the West meets Huckleberry Finn—Ah Ti and Kueny’s story is about growing up and finding a place for oneself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a story of Singapo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 commonly told—an attempt to capture a sense of the fullness of time contained in the land and its people.
AFTERIMAGE
平常價 $16.00AFTERIMAGE
by Werner Kho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Afterimage: an image that continues to appear even after the original has ceased. Werner Kho’s debut poetry collection is both personal and yet universal, an explo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loss and how they come back to us in every different angle.
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
平常價 $16.00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
by Jason Wee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This new poetry collection stands as a record of a friendship between two artists formed in the shadow of illness and mortality. Using the renga and haiku as departure points, Wee wrestles with the limits of art and of the document even as he summons werewolves, ghosts, and other myths. Faced with the inadequacies of witness, An Epic moves towards the living in reverse time, opening with obituaries and ending with a renewed beginning.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2ND EDITION)
平常價 $19.00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2ND EDITION)
by Tania de Rozario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In 2003, a young woman leaves home without telling her family that she is not coming back. She spends the next six years moving from house to house and living hand-to-mouth; at first with her lover, and then alone.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parallels three events in the author’s life: the physical deterioration of the house in which she lives, the emotional disintegration of a couple once in love, and the unearthing of childhood ghosts that can’t seem to be cast off. Part memoir and part poetic rumination, it is an ode to love, loss and the people and places we call home.
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平常價 $16.00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by Rodrigo Dela Peña, Jr.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In a world inundated by all kinds of texts that can be scanned almost as soon as they’re produced, and that as quickly shimmer away into oblivion, I am overjoyed to sit and read Rodrigo Dela Peña, Jr.’s much anticipated first full-length collection 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Even while observing the necessary ceremonies that we must accord our living, the poet never forgets “time’s swift tumble,” the “tar-spackled road” or its “hairline cracks.” Unlike the ostentatious noise made by certain kinds of musical and other fanfare, the voice in these poems sings always out of a sense of urgency underwritten by love.
In this collection marked by masterful clarity and dexterous handling of forms (including ghazals, villanelles, abecedarians, and epistolaries), we glimpse monks walking the roads, crowds in the hellish circle of an MRT station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d the ghost of Jose Rizal in the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The poet recalls boyhood breakfasts fortified with bile and innards; and, for all his wandering, turns again and again to little towns and dusty barrios with homely names where a jukebox plays in a noodle shop called Tres Hermanas. He promises us: “This is my devotion: to account for the world’s bounty, its finite grace.// To exalt the flourishing it contains, to ache for what is taken away” (from “Compline”).
These are poems I will want to accompany me through the ordinary and other emergencies of everyday life; through the rest of the year, and beyond. In them, I might hop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chrysalis’ secret—how, from its gold wreck of discarded laments, a dying self might help to birth a new one.
- Luisa A. Igloria, author of The Buddha Wonders if She is Having a Mid-Life Crisis (Phoenicia Publishing, Montreal, 2018); Ode to the Heart Smaller than a Pencil Eraser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4); Juan Luna’s Revolver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9), and other books
BELOW: ABSENCE
平常價 $16.00BELOW: ABSENCE
by Cyril Wong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In his third collection of poems, Cyril Wong wrestles with absences behind the everyday hope of recovering new justifications for a more meaningful existence. His poems move from explorations of love to articulating the demands of loss and memory that drive the desire to poetry.
B群◎顏嘉琪(繪者:狩野岳朗)
平常價 $24.00CAPITAL MISFITS
平常價 $19.00CAPITAL MISFITS
by Julie Koh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A capsule collection of surreal short stories from one of Australia's rising stars.
A woman arrives on the seventh level of Heaven, only to realise it is a trading floor where the dead swap their karma before rebirth. In a Sydney laboratory, a vagrant participates in cosmeceutical trials in return for a Rolex watch. On an island made out of sugar, a student questions the rule of the benevolent Sugar Daddy. At an open mic night in New York, a zen poet takes the stage and begins to tell the greatest, most devastating joke in the world. In this blackly funny parallel universe, Koh explores the absurdity of a world in which the market has become God.
This special edition of Capital Misfits is illustrated by award-winning New York-based artist, Matt Huynh.
Dear Hancock 紙製精品
平常價 $8.50Dear Hancock(親愛的漢考克)是美國新英格蘭州,夫妻檔一同創立的文儀品牌。其紙製精品,創意靈感源自懷舊、幽默以及日常事物。以手繪的方式回應,並向當代藝術致敬。
「親愛的漢考克」致力於在作品中抒發創作者情懷與觀察,以感性和幽默的方式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創作中,各種細節都不馬虎,以獨到和豐富的想像力,重新為各種生活人事物賦予新生命。同時,認為手書(hand written)是人類不可丟失的重要文化,是表現誠意的不二方式,非常值得保留。
「親愛的漢考克」紙製精品皆於美國印製,採用重磅紙張確保質感。由製作、用紙到包裝,都盡可能堅持使用不傷害環境的環保材料。
________
卡片尺寸:11.43cm x 13.97cm(4.5 x 5.5寸)
卡片印製在柔軟的白色紙張上,配以白色/淺棕色信封 - 按Dear Hancock的原先配製。
卡片內頁為空白,供您書寫。
* 聖誕卡「Shimmers Like Snow」,卡片上有燙銀的雪花為裝飾。
________
本店同時提供「郵票」的選項,方便新加坡讀者/顧客在收到卡片後直接寄出。目前,僅提供本地郵票;郵票圖片僅供參考使用。
FOOTNOTES ON FALLING
平常價 $16.00footnotes on falling
by Joshua Ip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footnotes on falling is a collection of 44 poems about sub-optimal life choices. the poems constantly laugh at themselves because they are polite, and asian. they shuffle their feet sideways while declining eye contact. they indulge in wordplay because it gives them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fingers. they prefer to read out but also prefer this be done in private. they secretly would like you to bring them home.
FROM THE BELLY OF THE CAT
平常價 $19.00FROM THE BELLY OF THE CAT
edited by Stephanie Ye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Writers and cats have long enjoyed a special affinity, unsurprisingly since both spend much time sitting around and judging people. Discover the Lion City through the eyes of its cats and their humans in From the Belly of the Cat, an anthology of feline tales by some of the city-state’s most exciting writers and notorious cat sympathisers.
For best results, read this book at home on the sofa on a rainy afternoon, with a cup of warm tea within reach, and a cat by your side.
G兵日記III:頂天地◎皮卡忠
平常價 $28.00
最虐心、激情的從軍日記,《G兵日記》三部曲,精彩大結局
讀完I、II冊的人都在問:
Q:曉飛、小宇這對菜兵王子組合到底會不會修成正果啊?
Q:巨根秦天的電話號碼請問幾號?
Q:請問這個火辣香豔的營區到底在哪裡?
Q:曉飛那招「那你想不想吃……」好好用!我男友……(喔不對,這是心得文!)
菜兵 X 天菜(n次方) 「浪」漫又真摯的G情故事最終章
把握最後機會大亂鬥,各位兄弟一起上!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長篇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雖說「待退頂天地」,
但學長沒交代,一旦「頂」起來就是挑戰高潮極限玩群P啊。
「一兵黃曉飛,於莒光課發表退伍感言。」我挺著胸。
「在這十個月裡,發生了很多事,整個狀況就是,受傷、癒合、再受傷、再癒合。我才發現──」我看了看手上幾個傷疤都消失無蹤:「只要不會讓人死亡的,都是擦傷。」
「有些人會傷害你。有些人會支持你。有些人會恨你。有些人會愛你。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多回憶,可能再也不會跟這麼多弟兄這樣朝夕相處了,白天一起工作、晚上一起睡覺,一起應付督導,一起……」我看了看微笑的帥氣小宇,突然一陣難受。就是換工作而已,就是跟男友不再朝夕相處而已……
「一起談戀愛。」我說完,所有人瞬間看向小宇,露出詭異的笑容或是殺氣。
「怎麼怎麼?」小宇清澈陽光的眼神,毫不畏懼。「幹嘛看我?」
從什麼時候,我已經不會在心裡稱呼他是大男孩,而是說他是我的男人。
對啊……「有句話叫做『當過兵的不是男人。』」我把話說完:「原來,這句話需要修改一下:當兵,是成為男人的其中一種方式。」──《G兵日記III:頂天地》
作者簡介
皮卡忠
距離0.00公里遠
180/70/27
一個當過兵的普通Gay炮
專長是讓人笑到勃起或興奮到勃起
飼養了ㄧ隻皮卡丘,剛滿兩歲
立志成為一個頂尖流浪漢
後記
皮卡忠
重要角色的後事一定要寫一下的對吧?畢竟都是虛構角色啊,全部都是虛構的寫一寫也不會怎樣嘛。(是多怕被軍方殺死?)
可愛楊新去當了工程師。混血子龍去做早餐店。小小子怡去餐廳當了廚師。小宥勝秦天簽下去受了士官訓當了教育班長。心思細膩第六感神強的肌肉男威育跟著孟哲去做了保險業務成為師奶殺手。色凱最後還是去加拿大打工度假拋下一切。憂鬱弘去做國外業務跟老男人周旋,消失在人群當中。智淵說他買了一個望遠鏡。連長因為體能一直沒過升不了校級。小S副連最猛,他是看了我的小說才發現自己對男生居然也可以。(全世界都知道就你不知道了。)呆呆輔導長後來也調走,如今都不在原本的營區。
而那個營區,我他媽是再也沒回去過了,我閉著眼睛都可以想起每個角落是長什麼樣子。那可能是全台灣,我最懷念的一個有這麼多故事的地方了。(虛構的地方……)
小宇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當初只是想寫開心的,從來沒想過讀者不斷支持之下,就這樣寫了一年。途中遇到很多軍士官兵的回饋,許多人就成為我的智囊團,特別是奶茶。最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這一年來根本不知道我在衝幹小,卻願意讓我就這樣專職寫作。
跟著書出櫃問世的當天,爸媽跟已經知情的弟弟跟我在餐桌上。
「我寫的書其實是……」我不斷跳針:「其實是……」
「幹嘛難以啟齒?」老爸回應:「不要是色情的就好了啊。」
「嗯。」
不但是色情,而且超色!是會跟《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放在一起的那種色!
最後爸媽才崩潰恍然大悟,但是最後也接受了。
「同志沒辦法結婚,我就當做你不結婚吧。」老爸坦然地說。
這本書,靠著賈文青的賞識,福熊一路發文,經過編輯郭正偉,然後又是基本書坊老闆邵祺邁出資拍出宣傳片。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自己吧!(喂)
最重要的,謝謝你們買了這本沒營養的書,還有跟皮卡一路走來的讀者。
我就不囉唆了,祝大家都能平安退伍囉──
現在時間,隨便,撤收!!!
G兵日記II:下部隊◎皮卡忠
平常價 $24.00
報告班長!我都準備好下部隊斷、捨、離了,為什麼陽光暖男、黝黑大根依舊癡癡跟過來?!
洗掉菜味的新手G兵總算平安下部隊,下定決定要修身養性(?),沒想到以為從此陌路的天菜小宇、秦天,居然千迴百轉再度一一出現;偏偏部隊裡還「新人輩出」,主演圖書館G片系列的學長、X射體質的敏感恐同男孩、憂鬱書生小陳坤……聽說當了兵才是真男人,但怎麼同袍都想找我一起「轉大人」???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連載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這裡到底是什麼天堂,未免也他媽的太幸福了吧?營區全名到底叫什麼?愛的世界營?!
「主人你剛……好像有流出來。」他面對我擠擠眼,色瞇瞇地。
「幹,真的假的?」我看了一下我的硬物。
「有點甜的。」秦天的臉貼近,我吞了口水。他的唇貼上我,舌頭按摩著彼此濕潤柔軟的唇。鼻腔果然有一點豆漿的微腥,而且有點甜,這是我的味道?
第一次接吻就有這味道,是從本壘往一壘倒著跑嗎?
作者簡介
皮卡忠
距離0.00公里遠
180/70/27
一個當過兵的普通Gay炮
專長是讓人笑到勃起或興奮到勃起
飼養了一隻皮卡丘,剛滿兩歲
立志成為一個頂尖流浪漢
G兵日記I:新訓篇◎皮卡忠
平常價 $24.00
最虐心、激情的從軍日記,故事紙本化重新改版
本書宣達對象:
● 家有小兒體驗從軍樂的家長:你不動、我不動。別加臉書別囉嗦,真相只會有一個。
● 遭追問會否(被)兵變的女朋友:放心,妳仍是女真愛,他只是多個男朋友。
● 患有肥皂恐懼症的資深直男:人人都是同性戀,只等遇到真心人。放手衝撞吧!(喂)
● 當兵是什麼可以吃嗎的朋友:可以喔──可以吃的○○多著呢……
● 到底要進去還是出來的同志:歡迎光臨國軍吃到飽、無限暢飲自助餐。(喂喂喂)
──《G兵日記》三部曲,第一部《新訓》──
陽光CK暖男小宇(王陽明)+壞壞大根軍官秦天(宥勝),保證三點全中,啪啪聲此起彼落!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長篇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人帥真好,人醜煩惱;
但媽媽啊──妳真的燒太多香!為何我一當兵,鮮肉投懷送抱停不了?
小宇雙手持續舉在半空,手掌動了兩下,無害小狗般的雙眼幾乎要把我電暈。是要給我一個感謝的擁抱嗎?
「好啦。好兄弟!」我往前一擁,雙手輕輕擦過他的腰際,摸到愛的把手。
嗯?一個硬硬的東西抵著我的大腿,好像是他口袋裡的防水袋。
我們放開彼此後,我皺眉看著他的短褲,一個明顯突起在他大腿三分之一的位置。
他看了一下自己褲子,然後看看我。「這樣也感覺得到?」他苦笑摸摸鼻子。
「嗯,那是什麼?」
「我以為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哈哈。」
「小事──」我轉頭離開。
啊啊啊啊!居然是晨勃!班長有人晨勃!喝了乖乖水還用晨勃頂人啊啊啊!
我覺得自己好沒用。小俊對不起,我被別的男人弄硬了。
作者簡介
皮卡忠
距離0.00公里遠
180/70/27
一個當過兵的普通Gay炮
專長是讓人笑到勃起或興奮到勃起
飼養了一隻皮卡丘,剛滿兩歲
立志成為一個頂尖流浪漢
Facebook:Pika Chung
G兵日記全集:《G兵日記I:新訓篇》+《G兵日記II:下部隊》+《G兵日記III:頂天地》(一套三本不拆售)◎皮卡忠
平常價 $76.00 優惠價 $68.00 酷時代Age of Queer最受歡迎連載專欄,350萬點擊率激射推薦
配備終極武器全新改版,超爆笑軍旅小說硬硬上陣!
最虐心、激情的從軍日記,故事紙本化重新改版
本書宣達對象:
● 家有小兒體驗從軍樂的家長:你不動、我不動。別加臉書別囉嗦,真相只會有一個。
● 遭追問會否(被)兵變的女朋友:放心,妳仍是女真愛,他只是多個男朋友。
● 患有肥皂恐懼症的資深直男:人人都是同性戀,只等遇到真心人。放手衝撞吧!(喂)
● 當兵是什麼可以吃嗎的朋友:可以喔──可以吃的○○多著呢……
● 到底要進去還是出來的同志:歡迎光臨國軍吃到飽、無限暢飲自助餐。(喂喂喂)
──《G兵日記》三部曲,第一部《新訓》──
陽光CK暖男小宇(王陽明)+壞壞大根軍官秦天(宥勝),保證三點全中,啪啪聲此起彼落!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長篇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人帥真好,人醜煩惱;
但媽媽啊──妳真的燒太多香!為何我一當兵,鮮肉投懷送抱停不了?
小宇雙手持續舉在半空,手掌動了兩下,無害小狗般的雙眼幾乎要把我電暈。是要給我一個感謝的擁抱嗎?
「好啦。好兄弟!」我往前一擁,雙手輕輕擦過他的腰際,摸到愛的把手。
嗯?一個硬硬的東西抵著我的大腿,好像是他口袋裡的防水袋。
我們放開彼此後,我皺眉看著他的短褲,一個明顯突起在他大腿三分之一的位置。
他看了一下自己褲子,然後看看我。「這樣也感覺得到?」他苦笑摸摸鼻子。
「嗯,那是什麼?」
「我以為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哈哈。」
「小事──」我轉頭離開。
啊啊啊啊!居然是晨勃!班長有人晨勃!喝了乖乖水還用晨勃頂人啊啊啊!
我覺得自己好沒用。小俊對不起,我被別的男人弄硬了。
《G兵日記II:下部隊》簡介
報告班長!我都準備好下部隊斷、捨、離了,為什麼陽光暖男、黝黑大根依舊癡癡跟過來?!
洗掉菜味的新手G兵總算平安下部隊,下定決定要修身養性(?),沒想到以為從此陌路的天菜小宇、秦天,居然千迴百轉再度一一出現;偏偏部隊裡還「新人輩出」,主演圖書館G片系列的學長、X射體質的敏感恐同男孩、憂鬱書生小陳坤……聽說當了兵才是真男人,但怎麼同袍都想找我一起「轉大人」???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連載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這裡到底是什麼天堂,未免也他媽的太幸福了吧?營區全名到底叫什麼?愛的世界營?!
「主人你剛……好像有流出來。」他面對我擠擠眼,色瞇瞇地。
「幹,真的假的?」我看了一下我的硬物。
「有點甜的。」秦天的臉貼近,我吞了口水。他的唇貼上我,舌頭按摩著彼此濕潤柔軟的唇。鼻腔果然有一點豆漿的微腥,而且有點甜,這是我的味道?
第一次接吻就有這味道,是從本壘往一壘倒著跑嗎?
《G兵日記III:頂天地》簡介
最虐心、激情的從軍日記,《G兵日記》三部曲,精彩大結局
讀完I、II冊的人都在問:
Q:曉飛、小宇這對菜兵王子組合到底會不會修成正果啊?
Q:巨根秦天的電話號碼請問幾號?
Q:請問這個火辣香豔的營區到底在哪裡?
Q:曉飛那招「那你想不想吃……」好好用!我男友……(喔不對,這是心得文!)
菜兵 X 天菜(n次方) 「浪」漫又真摯的G情故事最終章
把握最後機會大亂鬥,各位兄弟一起上!
新生代作家,皮卡忠,以長篇小說《G兵日記》於網路上初試啼聲(Yep,是處女作),即獲讀者一致按讚破表。善於描寫人與人之間,情/性感流動、碰觸的獨特書寫,讓故事裡每個人都長出各異模樣、情緒,牽動讀者愉快、悲傷、心軟,也讓人興奮、發硬(嗯哼)。
雖說「待退頂天地」,
但學長沒交代,一旦「頂」起來就是挑戰高潮極限玩群P啊。
「一兵黃曉飛,於莒光課發表退伍感言。」我挺著胸。
「在這十個月裡,發生了很多事,整個狀況就是,受傷、癒合、再受傷、再癒合。我才發現──」我看了看手上幾個傷疤都消失無蹤:「只要不會讓人死亡的,都是擦傷。」
「有些人會傷害你。有些人會支持你。有些人會恨你。有些人會愛你。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多回憶,可能再也不會跟這麼多弟兄這樣朝夕相處了,白天一起工作、晚上一起睡覺,一起應付督導,一起……」我看了看微笑的帥氣小宇,突然一陣難受。就是換工作而已,就是跟男友不再朝夕相處而已……
「一起談戀愛。」我說完,所有人瞬間看向小宇,露出詭異的笑容或是殺氣。
「怎麼怎麼?」小宇清澈陽光的眼神,毫不畏懼。「幹嘛看我?」
從什麼時候,我已經不會在心裡稱呼他是大男孩,而是說他是我的男人。
對啊……「有句話叫做『當過兵的不是男人。』」我把話說完:「原來,這句話需要修改一下:當兵,是成為男人的其中一種方式。」──《G兵日記III:頂天地》
作者簡介
皮卡忠
距離0.00公里遠
180/70/27
一個當過兵的普通Gay炮
專長是讓人笑到勃起或興奮到勃起
飼養了ㄧ隻皮卡丘,剛滿兩歲
立志成為一個頂尖流浪漢
後記(G兵日記III)
皮卡忠
重要角色的後事一定要寫一下的對吧?畢竟都是虛構角色啊,全部都是虛構的寫一寫也不會怎樣嘛。(是多怕被軍方殺死?)
可愛楊新去當了工程師。混血子龍去做早餐店。小小子怡去餐廳當了廚師。小宥勝秦天簽下去受了士官訓當了教育班長。心思細膩第六感神強的肌肉男威育跟著孟哲去做了保險業務成為師奶殺手。色凱最後還是去加拿大打工度假拋下一切。憂鬱弘去做國外業務跟老男人周旋,消失在人群當中。智淵說他買了一個望遠鏡。連長因為體能一直沒過升不了校級。小S副連最猛,他是看了我的小說才發現自己對男生居然也可以。(全世界都知道就你不知道了。)呆呆輔導長後來也調走,如今都不在原本的營區。
而那個營區,我他媽是再也沒回去過了,我閉著眼睛都可以想起每個角落是長什麼樣子。那可能是全台灣,我最懷念的一個有這麼多故事的地方了。(虛構的地方……)
小宇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當初只是想寫開心的,從來沒想過讀者不斷支持之下,就這樣寫了一年。途中遇到很多軍士官兵的回饋,許多人就成為我的智囊團,特別是奶茶。最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這一年來根本不知道我在衝幹小,卻願意讓我就這樣專職寫作。
跟著書出櫃問世的當天,爸媽跟已經知情的弟弟跟我在餐桌上。
「我寫的書其實是……」我不斷跳針:「其實是……」
「幹嘛難以啟齒?」老爸回應:「不要是色情的就好了啊。」
「嗯。」
不但是色情,而且超色!是會跟《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放在一起的那種色!
最後爸媽才崩潰恍然大悟,但是最後也接受了。
「同志沒辦法結婚,我就當做你不結婚吧。」老爸坦然地說。
這本書,靠著賈文青的賞識,福熊一路發文,經過編輯郭正偉,然後又是基本書坊老闆邵祺邁出資拍出宣傳片。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自己吧!(喂)
最重要的,謝謝你們買了這本沒營養的書,還有跟皮卡一路走來的讀者。
我就不囉唆了,祝大家都能平安退伍囉──
現在時間,隨便,撤收!!!
I WILL SURVIVE (3RD EDITION)
平常價 $19.00I WILL SURVIVE (3RD EDITION)
edited by Leow Yangfa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What is it like to be gay and experience bullying in school or National Service? How do you deal with being rejected by your family and religious group because of your sexual orientation? How are women's experiences different or similar to men's? What does one go through in an abusive same-sex relationship, or when one loses a partner to suicide? What does a transgender man or woman go through in Singapore? When you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a life-long illness, how do you continue living?
This collection brings together real-life experiences of love, grace, faith, dignity and courage from 21 ordinary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ople in Singapore who have survived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We will live. We will thrive. We will survive.
Jamais vu 似陌生感◎阿布
平常價 $21.00
他的詩,釋放了
我們眼裡的海鷗
「寂寞太瘦,所以阿布給了我們更大的容器。
從此,相鄰的二個字才彼此華麗。」──嚴忠政
一名精神科醫師給這世界,最抒情的處方籤
第一眼似曾相識,第二眼,已是前世。
遂多看一眼,再一眼,
讓這世界於陌生裡重現。
Jamais vu,那些從未見過的,將我們擺渡至真實的彼岸。
眾神遺落在人間的鏡子啊
快速變化著臉孔
讓每個路過的人
都忍不住開啟了靈魂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阿布的語言彷彿在黑暗的意識中停頓一瞬,擦亮星火之光,卻窺見大片宇宙。《Jamais vu 似陌生感》是阿布的第二部詩集,他以時空構成座標,人與物,在此皆重新定義。循詩前行,無論是陌生物事中一閃而逝的既視感,或者熟悉之地中突然攫住我們的陌生感,都使人更逼近自己──在生活微小而重複的行進裡,是阿布的逃脫術,將人們帶回那些最接近詩的乍現靈光。
本書特色
◆ 從墾丁到加薩走廊、從冰河時代到宇宙的終結,這本詩集將帶領你穿越時空,在時間與空間構成的座標軸上遇見各種人與物:有遠古的蚩尤、神農氏;有西方的牛頓、莫內、貝多芬;有菲爾普斯、有登山者、有外野手、有陳澄波……Jamais vu,似陌生感,翻轉你習以為常的印象,詩集中每個隱微的亮點都是一個生命的典範。
本書獲國藝會文學創作計畫補助,書中收錄了香港青年文學獎首獎、花蓮文學獎首獎、創世紀六十年詩獎之詩作。
原來現代詩也可以寫得如此好懂又貼近生活!
◆內附新世代詩人賀婕所繪製插圖。
名人推薦
向陽,林蔚昀,鴻鴻,嚴忠政◎感性推薦
來自詩壇的推薦:
「《Jamais vu 似陌生感》是一本有野心的詩集。野心,可以從和過去對話的企圖看出來(詩集名稱《Jamais vu 似陌生感》呼應四年前出版的《Déjà vu 似曾相識》,序詩〈神農氏〉也是出自上一本詩集),可以從詩集的架構裡看出來。詩人蒐集了許多尋常的人時地物(有趣的是,沒有事,或者說事其實在人時地物之中?),賦予它們陌生的意義、陌生的故事/敘事,於是我們好像第一次看到它們,雖然我們已經看過它們好多次。陌生與熟悉的對話(非對立),以及兩方互相拉扯、交融、互換角色而產生的張力,是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同樣的張力,也可以在天真與世故、少年與老成、抒情與批判的交流/交談中看到。在多面鏡子互相折射、產生出有如縱列房間(enfilade)般的影像之間,我看到一個年輕詩人展開他的而立之旅。奇妙的是,閱讀這本詩集,我也開始思索我的而立是什麼、我在成長路上的Jamais vu和Déjà vu是什麼了。」──林蔚昀(詩人、作家)
「這是我們熟悉的箱型造景。
其中有向光性的愛人,以及飽滿的呼吸。
但是寂寞太瘦,所以阿布給了我們更大的容器。
從此,相鄰的二個字才彼此華麗。」──嚴忠政(詩人)
作者簡介
阿布
1986年生於台灣。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首獎、創世紀60年詩獎、年度優秀青年詩人獎等,作品入選99年散文選、2011、2012、2013、2014年度詩選。曾為皇冠雜誌撰寫專欄,著有詩集《Déjà vu 似曾相識》(2012,遠景)、散文集《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2013,天下文化)、《來自天堂的微光》(2013,遠流)。
Jurogic: Illustrate life with Jugi◎Ace Khong
平常價 $21.00About this Book
Life’s Little Instructions
Stand tall and hold your head high;
Life is not about pleasing everyone.
Life’s Little Moments
The most memorable moments are most probably
those moments you didn’t give up.
Life’s Little Ironies
Someone calls you their best friend, but will stab you
in your back at the most convenient moment.
Life’s Little Pleasures
Finding joy in the little things that choose to move around us
silently, it may not necessarily hold great value but it’s where
happiness and sweet blossoms bloom.
Who is Jugi?
It could be you,
It could be me,
It could be now,
It could be the future.
Everyone has a right to life;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say no.
About the Author
Ace Khong (小鄺) studied Graphic Design at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and he graduated in 1999. He became actively involved in design and illustration, and developed himself into a prolific illustrator.
Trained as a graphic designer he never laid back on his laurels, and has finally published a Chinese illustration book named “Jurogic” his first venture into public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his book is to make readers aware about everyday matters, and to use metaphors which lead readers to reason differently. In his work, he wishes to inspire his readers to form their own opinions, and to think about the things that really matter in life.
He remains deeply grateful, and would like to expresshis special thanks to many individual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shared their views, thus helping him to bring cohesiveness to his work.
Ace Khong’s Inception Zone:www.acekhong.wordpress.com
I enjoyed translating Ace’s book because
I was doing something I had never done before.
He encouraged me to translate his collection in my own words;
It’s truly a magnanimous gesture, and I am very thankful.
——Porphyras Wong (Senior Graphic Desinger, translator)
LOUD POEMS FOR A VERY OBLIGING AUDIENCE
平常價 $16.00LOUD POEMS FOR A VERY OBLIGING AUDIENCE
by Ng Yi-Sheng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This 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some of Ng Yi-Sheng's best spoken word pieces — songs, diatribes and phantasmagorias — created for assorted poetry slams, readings and theatrical events between the years 1999 and 2016. Dealing with issues of politics, history, cultural identity and queer sexuality, these works show the writer at his most fearless, opinionated and dramatic — a complement to the subtler but similarly imaginative poems of his first collection of poetry, last boy.
MOTHER OF ALL QUESTIONS
平常價 $16.00MOTHER OF ALL QUESTIONS
by Grace Chia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Mother of All Questions is Grace Chia's third poetry collection about womanhood exploring what home means, how personal identities intersect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by examining domestic psychodrama, childhood innocence, gendered rebellion and the intimate dynamics of love, desire and loss. In Chia's lyrical and elegiac poetry, she makes putty of the female body's vast and richly textured landscape to mould stories of sentiment and the sensuous into callused and tender truths.
Mr. Adult 大人先生◎陳栢青
平常價 $22.00
若非愛讓我們變成怪物,就是讓我們發現自己。
發現自己,也只是怪物而已。
★ 收錄2014時報文學獎首獎散文〈內褲‧旅行中〉。
★ 李桐豪、湯舒雯,熱辣辣專文推薦。
他寫花子,寫成貞子;寫愛寫成在鬧鬼,滿載心事的心室裡誰都在尖叫眼淚跳。
他寫旅行,其實是寫長大,一下就到路的盡頭了,卻怎樣都抵達不了自己。
他逼人承認愛與傷害的兩面性:以為愛到不可自拔,其實只是對傷害上癮。
純情又色情。歡快又哀傷。很迂迴,才命中核心,那麼髒,其實最乾淨。一會Drama Queen,一會林黛玉。極端跳TONE,完美融合,百無聊賴,全無禁忌,真怕他把什麼都寫完了。開啟散文新的可能性,新世代站出來,心很老,面如花開,所有的少年就此一夜/頁長大。
獻給這個世代愛的教養。
星星都要歸隊,添上他,這個世代的文學星圖就要完整。翻開陳栢青第一本散文集,有些人,遇到一次就夠了。有些愛,一讀再讀。有些長大,現在才要開始。
本書摘錄
「這年頭的愛情,搶的不是勝利者,是受害者。誰要聽成功的故事。愛是一個人的,但失去愛才是大家的故事。」──〈花子〉
「對花痴而言,初戀就是永恆。越遠越想追。註定得不到的,才是真的愛。」──〈花痴〉
「愛不是承諾,病才可以套牢,或是枷鎖。山盟海誓,久病成良依,相靠相依。」──〈尖叫女王〉
「我們就是會愛上跟自己完全相反的東西。所以才想要離開。所以才試圖抵達。所以才有一個地方叫做故鄉,有一個地方名為遠方。」──〈自己的模樣〉
本書重點
◆ 台灣文壇新世代最受矚目的創作者。
◆ 收錄2014年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作品〈內褲‧旅行中〉。
作者簡介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另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推薦序一
時間與抵達之謎 湯舒雯
我希望讓人喜歡。我想讓所有人都有所期待。我想滿足大家。我最大限度準備,我要一個富於期待的開頭,眾弦俱寂,二管雙簧,三把小號,長笛短笛各一,鑼鈸扶正待響,指揮的手勢正於虛空拈起,又一架飛機從巴爾的摩機場通知塔台要起飛,一個樂團的編制已待命,絨簾將揭,樂聲待響,一個故事要被說出,一個時代隆重將開場。──陳栢青,〈巨嬰時代〉
我認識陳栢青時他已經成名。第一次見面時,他劈頭就問我:「你為什麼還不出書?」我的回答是:「你又為什麼還不出書?」這個話題有如自殺攻擊,後來在我們的各種對話中地縛靈般盤桓不去,一再重演,難以投胎,就這樣貫串了我們的交情。
可是這麼多年了我還是不清楚栢青究竟為什麼不出書。他是那個寫得最快的人。三天兩萬字、十天八萬字,他說寫就寫,而且在寫得快的人裡面,他寫得最好。所以他是那個在文學獎最盛的年代裡,最無役不與、無戰不勝,獎金累計據說已突破七位數的人;他也是那個不管提到「七年級」或「八○後」的台灣作家都不可能被跳過的人。他左手寫散文,右手寫小說,左手還分紀實與虛構、右手還分雅與俗,他什麼主題都可以寫、什麼身份都可以在文學中扮演。他那麼花心,閱讀量之大品味之駁雜,豔冠群雄,幾已到了暴食的地步;然而他又那麼專情,他的人生至此、放眼望去,似乎只在乎「寫」這件事。即使是推理小說的導讀、金馬影展的手冊、文學雜誌的匿名評論……只要是文字,只要是關於「寫」,他就有經驗,他都能勝任。或許正因如此,當同輩文藝青年多半還殷殷複述前輩「獻身於文學」的文字煉金/姿態術心智圖時,他已經是那個只談論技巧與方法、操作與表演,企圖透過拆解鐘錶內裡,去抵達時間之謎的那個人:對他而言,鐘錶不是時間的附庸,鐘錶就是時間;文字技藝不是文學的附庸,文字技藝就是文學。
「而別人的故事,那一切。關於書寫。關於體驗。我都已經知道了。」
「……那些都已經發生過了。被電視演過了。被遊戲玩過了。被我寫過了。我這一生都在演,都在寫。誰都寫這個,誰都可以看這個。不看也無所謂。不寫也無所謂。不是你寫也無所謂。一切只是細節變化的問題。一切只是順序排列的問題。」
有時候他談得太多了,也會引起我的厭煩。就這一點而言,即使是這樣相熟的朋友,我們彼此都一清二楚,如果要在同一個光譜上定位各自的品味審美或文學理念,我和栢青一定相隔遙遠,只能分踞光譜的兩端(但這種分類學的概念本身就深受栢青影響,不啻是我們友誼的見證)。然而我油然而生的厭煩亦可能充滿問題(problematic),時常需要自我提醒:或許不是栢青談得太多,而是過往台灣純文學作家或文壇都對這些方法論談得「太少」了:我們仍然喜歡聽作家談論「靈啟」勝過「模擬練習」,喜歡看見作家展現他們的「天賦」,勝過展現他們的「經營」。我們將文學或文字藝術供上神壇,使其神秘化或宗教化,在一個已經沒有神的年代,我們就太害怕作家成為一個「匠」。
「我這一生也不過如此,不停的扮演,扮演不會扮演,扮生裝懵,乃至有那麼一刻,我自己都困惑了,困惑於我知道我不知道。或我其實不知道我知道……」
我想以栢青的聰明才智,這些他都明白,可是即使他自認再會扮演,似乎也無法成功扮演一個符合古典理想的那種寫作者。他太著迷於文字作為一種「物質」和「遊戲」本身所能帶來的愉悅;排列遊戲,捉迷藏遊戲,說謊遊戲……一個詞牽引另一個詞,上一個意象帶出下一個意象,無盡的引譬連喻,眼花繚亂目不暇給;太多,太用力。然而這不是他的文學,這是他真正說話的方式。他就是我們的時代。他愛笑愛鬧愛漂亮,人裝瘋賣傻,說話真真假假,面對討厭的人,還表現得特別討好,我站在旁邊看,稱他這個叫作自我人格毀滅傾向。喜歡說色色的笑話,就像他寫的那些色色的故事;喜歡誇大,特別喜歡誇大自己的衰小。喜歡在面對人的時候,表現地瑟瑟得意,然而我始終還站在旁邊看;總是這種時候,我知道他心裡其實正瑟瑟發抖。他誰也傷害不了。
「說到底,我希望所有人都喜歡我。誰不希望如此呢?……我經常超過自己能接受的限度去做別人希望我做的事情,嘴巴上說沒關係,其實牙齒尖緊緊抵在一起,心裡有一種無法穿透的痛。……輕描淡寫裡都是血痕,越是不經意,其實很在意,最驕傲,最卑微。」
「真希望誰都喜歡我。」
「我只是想要愛啊。我說,在我身體裡,有一頭愛的怪物……」
提及這種「表」與「裡」的偏執悖反,不只是我作為朋友可以貢獻給本書讀者的逸聞軼事,也是我恰恰認為,或許這才正是通往理解青年作家陳栢青的一條道路。為什麼可以同時真心欣賞最庸俗的B級片、和最艱深的文學作品?為什麼明明早該出書、卻遲遲不出?為什麼好不容易在二○一一年出版了第一本書《小城市》、卻堅持使用假名葉覆鹿?為什麼明明「小說」這個文類才是他長久以來自認要奉獻一生的志業,一本終於屬於「陳栢青」的出道作品在此,卻是一本「散文集」?為什麼在散文裡寫小說?……凡此種種分裂的、二元的、對立的、矛盾的,不只表現在上述屬於陳栢青本人的文學活動中,也在他的文學中壓倒性地、作為一種迴旋往復、永劫回歸的命題與表述:
「不可能,終究也只是一種可能。……我想永遠擁有那份感覺。但那份感覺,正是站在永遠的反面。……最好的部分,就在於最好的總會過去,每當變換時。」
「我追求的只是我以為想追求的。我的痛苦只是我以為的痛苦。」
「我們就是會愛上跟自己完全相反的東西。」
事實上,說陳栢青的文學關鍵詞是「對立」,其實並不精確;如果我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陳栢青的文學,那個詞,應該是「翻轉」。從前作《小城市》、到這本《Mr. Adult 大人先生》,從書名開始我們就該敏銳察覺,對於一切既定框架的翻轉,無論企圖翻轉的是空間(「小」城市)或是時間(大人「先」生),在文字中翻轉這個世界的邏輯,是他的執念,也是他敘事中最有力的推進器。在《小城市》中,那是一個你腳下的城市在你頭頂上一模一樣的還有一個,而頭頂上的那個裡面住著一個你愛著的人,只等著你一踮腳就能親吻;在《Mr. Adult 大人先生》,則是在一個骯髒的城市一段不堪的感情裡、被困在了一個乾淨的(不斷沖水的)廁所中,我仍然可以「發現我自己」甚至「發明了我自己」的可能:
「我從來不曾贏得什麼,但我曾成功讓世界變成了廁所,一切都髒了,我就乾淨了。……這不是一個等待救贖的故事。這是一個發現自己,或者我發明了我的故事。……現在的我,已經調換過來了。從花子變成貞子,我是我自己生下來的孩子。」
「我是我自己生下來的孩子。」如果說《Mr. Adult 大人先生》的書名靈感明顯來自隨時都在召喚我們的熱血與童心的、也當然是我們都很喜歡的日本樂團小孩先生(Mr. Children),那麼只有栢青知道,我們的童心其實並不需要召喚:它太多了。這就是我們的祕密:
「我身體裡住著一個高中生。而高中生活是什麼?是什麼不重要,那只意味,後來日子還長的呢,所以晃悠一會兒也無妨。失敗了,明天又是星期一,學期還沒結束,還有機會重新再來。因此我始終抱著一點僥倖,做什麼都有點交作業的心態。時代的餘蔭,身家的積厚,還有那麼一點點小聰明,所以總能在最後一刻趕出來。成功了,被讚美了,甲上上,因為知道是趕的,再得意,也是有點虛。沙中堆塔,只有自己知道根腳是虛的。失敗了,也不真喪氣,畢竟只是趕的。誰知道認真會怎樣呢?雖然有點懊悔,也不是真的痛。沒到底,還對自己有點餘地。」
那個總讓我們互相為難的問題:「你為什麼還不出書?」這裡終於有陳栢青用一整本書來回答的、屬於他的第一本書之謎。而終究當一個小孩先生這麼久,終於甘願去作一個大人先生,「也許是因為,開頭再怎麼樣充滿可能性的故事,也不可能永遠都停留在開頭。」看到這裡,那終於是栢青自陳的,寫了這麼久,走到了這裡:「我忽然發現自己有點敢了,敢有點自己。」
文學作為一種志業,《Mr. Adult 大人先生》只是陳栢青的第一本書;未來想必將有無數讀者必須不斷回頭過來探詢這一本書中的密碼:他的九○年代論、他的文體論、他的創作論……而我很榮幸將在這裡,為各位的一再重返,一再介紹:
「絨簾將揭,樂聲待響,一個故事要被說出,一個時代隆重將開場。」
推薦序二
男孩不下架 李桐豪
康熙走了,一時之間臉書哀鴻遍野,有人哭吆晚上十點鐘沒有脫口秀可以配鹽酥雞,有人嘆台灣再無綜藝節目話語權,一個時代終於駕崩。如喪考妣眾粉絲中,總會發現有那樣一兩張大頭貼,男孩的臉,嘟嘴啾咪、美圖修修。滑鼠點進去,他們照片特別招搖,他們或者罩著棉白浴袍,飯店浴室鏡子前持手機自拍刷存在感;或者在京都清水寺閉眼合掌禱告,寫著「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身邊的時候我是誰」;又或者,他們兩兩成群,站在日月潭邊,並肩遙指遠方,做小燕子紫薇好姊妹親密狀。有些照片實在太浮誇、太OVER了,導致自己在內心靠了一聲:「這是鈣片裡JUSTICE裡的妖精吧?!(註)」然而關於鍾愛的綜藝節目停播,沒人比他們更激動,他們哀傷得特別真誠,感覺是嫁到非洲的表姊死掉了那樣。男孩心中全都有過這樣一個小S。
甚至,男孩根本希望自己就是小S。俏皮、機智,可以恣意地揉著男人的胸。
有了小S,要理解陳栢青和他的《大人先生》就容易多了。九○年代的男孩和他的朋友啊,他們像麻雀一樣,相幹的第二個早晨,吱吱喳喳彼此分享那些淫到出汁的性愛冒險,關於性的手感、皺褶、口感,「麻糬、氣球、草莓大福上的透光的軟皮、米其林輪胎人、小熊餅乾……」他們什麼都放到嘴裡,什麼都好吃。他們浪蕩,但又無比純情。飯局得知暗戀的男孩將會到場,冷冷喔了一聲,不動聲色走到隔壁開架式藥妝店,拿起試用化妝水,手背猛往臉上搥,順便從保險套的架上,拿起潤滑液,用黏稠的KY當髮雕……那是屬於男孩的純潔黃色故事。
他們都是Drama Queen,「什麼都能讓我們尖叫,事情總是朝最壞的方向發展,一點徵兆,捕風捉影。幾句話拼湊出局面,從閃爍的眼神敲出脈絡。事情才發生,小劇場已上演高潮段落。喔,不,他討厭我了。天啊,他心裡有別人了,那個賤人出軌了。愛情才剛開始,我們就知道自己會死……」
男孩自己都說了:「我們九○年代初萌芽的性,與時俱進,八○年代帶頭衝,政治解嚴了,社會更開放了,九○年代的性,該有的知識都有了,該會的姿勢都會了。思想與物質條件皆備,且天助自助者,又多了新玩具……」男孩生於八○年代,至九○年代身體都長好了,該硬的都硬了,該濕的都濕了,該擴張的都擴張了,能放進去的理論、慾望和玩具,都進去了。
新書以大人先生之名,但他們,就只是男孩。孽子或荒人,對他們而言都是過期的下架商品了,他們就是他們,他們只做自己,打扮、應對進退做自己,電腦面前打開D槽褲子拉到腳踝,做自己。前面沒有學長學姊可以學習,「電視是愛的教養,是經驗,在電視中學習一切」,他們只在KTV模仿一切值得模仿的,李玟徐懷鈺孫燕姿張惠妹,當然,還有小S。
男孩模仿小S,唯有變成Drama Queen,他們才能抵禦這無趣世界朝他們惡意射來的明槍和暗箭。
Drama Queen要比另外一個Drama Queen更快穿上百貨公司櫥窗上的當季衣服,要更背得出冰島啥洨冷門樂團的名字,當另一個Drama Queen說:「喔,《康熙來了》好好笑,我好愛小S,」他們要抿嘴,要將白眼翻到後腦勺:「拜託──,她的巔峰是《我猜》和《娛樂百分百》,仙女下凡來點名,她狂吃小隆和阿力豆腐,那才好笑,好!不!好!」男孩每天六點衝回家,打開電視立馬轉到娛樂新聞,徐老師一分鐘健康操笑岔了氣,十二點重播再笑一遍。
他們是真心喜歡小S這個金髮牙套妹,她自由自在,情感真摯,好讓人羨慕吶。佼寶倉促成戀,她當著電視機全國觀眾面前含淚祝福,張嘴哭到口水牽絲,男孩螢光幕前也跟著掉淚。他內心的Drama Queen和小S演藝之路一起演化,雙眼皮變更深邃了,下巴變更尖了,身邊搭檔由大S變蔡康永,搭檔們永遠端莊、自持,如同白素貞(或紫薇),唯獨小S,那樣歡快,那樣放浪,是永遠的小青(或小燕子)。
女明星身價是決定在八卦多寡,Drama Queen也是。把作品和作者畫上等號,是粗魯而沒禮貌的。新書裡的Drama Queen到底是陳栢青個人寫照,還是只是某種寫作角色扮演?因為我和他本人不熟,所以不得而知。(我跟他大概就是飯局吃過幾次飯,知道彼此是誰,偶爾看電影,開場前洗手間狹路相逢,Hi了一聲,寒暄不過一泡尿的時間,就掰掰的那種關係),但關於他的江湖傳言,多少聽過一些:有說他早慧,二十出頭中文學獎,拿了獎金去整形;有說他用功,海外文學營隊,白日裡浮花浪蕊嘻嘻哈哈,晚上如深宮后妃長夜抄經,虔誠抄滿一頁又一頁張愛玲或駱以軍,超級心機鬼。不過這些都是傳言。傳言!傳言!傳言!因為是傳言,所以要澄清三次。向來只有被器重、被期待的年輕寫作者,才會成為八卦的對象。
當然了,Drama Queen是絕對不滿足於銀幕上只有單一形象的,阿妹芭樂情歌唱膩了,要化身阿密特搖滾一下,小S搞笑太久,變成陰鬱的elephant DEE。陳栢青可以在「純潔黃色故事」扮七年級花痴男孩,但在「(不)在場證明」、〈一個人的盛世〉其餘篇章,他也證明自己也可以是五年級的駱以軍,用華麗的修辭術寫描述鄉異國替代役經驗,小S他會演,大S跟蔡康永他能假裝,他可以同時演小青,跟扮白娘娘,年輕寫作者總有本事把〈十分鐘的戀愛〉唱成一句林夕。
關於這一點,他是十足十Drama Queen的派頭,沒得辯解。書裡一開頭,「全世界的連續劇女王都應該站在一起,彼此互相傷害,趁對方去廁所補妝時朝他的馬克杯吐口水,可如果他把妝都哭花了,又絕對會第一個伸出手指尖釀口水幫他抹掉。」書裡最後篇章〈下一個日常〉他引述了《愛的倖存者》台詞:「為什麼你什麼事都要弄得跟演戲一樣呢?」然後自言自語地回答:「現在我已經弄不清楚了,是因為愛,所以刻意戲劇化,還是因為如此戲劇化,我才感覺自己完整體驗了愛。或者我以為,那就是愛的本身。這是我們這一代愛的教養。」
註:鈣片,即Gay片諧音,指男同志色情片。JUSTICE為日本發行品牌之一。
後記
全世界的錦榮都站起來了
錦榮不會出現在九○年代。那時的偶像,小虎隊、草蜢、孫耀威,最遠所抵不過香港,四大天王,影視娛樂分明一個造夢的行業,其實最踏實,連夢想都很保守,清一色黑髮中分頭,多誠懇,偶像都是鄰家男孩。錦榮高鼻深目,混血兒,超過想像的規格,娛樂工業還無法確認一個有效的工法或故事說服我們該怎樣愛他或被他愛著,所以錦榮是無法被慾望的,他分明在九○年代長大,慢慢隆起胸膛,抽長出鬚鬍,但卻稀薄得像影子。錦榮是九○年代的夢,只會出現在租書店羅曼史裡,少女少年夢裡或者有他,轉角就撞見了,要仰頭看的,臉在逆光中,寬的胸背,投來深深的凝視,醒時惆悵如遺夢,有時夢遺。
後來錦榮和天后蔡依林在一起了。九○年代過去,新世紀天后再起,從鄰家小女孩成為國際唱跳巨星,很勵志,蔡依林是故事。錦榮則是高潮。蔡依林可以是一則臉書專頁,每天刷,會有新東西跑出來。錦榮則是一個讚,很有重量,可你不會想他的後續或由來。真奇怪,你會想成為蔡依林,但很難會說「我想成為錦榮」。蔡依林是可以變成的,那正是她主打的形象 ── 「地才」 ── 很努力就可以蛻變。但錦榮就是錦榮。他那張混血兒一樣的臉變成為我們認識他的全部,他好像一開始就長這樣了,這麼完整,這樣成熟,這樣好看。所以九○年代時,他不存在,像是個夢,而九○年代過去,他更像是一個夢了。蔡依林跟錦榮在一起,那是夢中童話,錦榮是王子,很努力的蔡依林終於跟王子在一起。這是一個公主的故事。公主有故事,但王子是不會有的。他只是結局。一個 Happy Ending。
那絕對不算 Happy Ending,可是史帝夫.賈柏斯死去的時候,我倒想起錦榮來。
曾見蘋果榮景,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所提出「創新的兩難」理論被人用來解釋蘋果的過去和未來。在他的理論中,建立都起於一種破壞,創意往往是對現有的一種挑釁,而賈柏斯是科技的刺客,給了世界一次突襲。「不是給顧客他想要的,而是給顧客知道原來這才是他要的,」賈柏斯比你更知道你需要什麼,你只是擁有慾望而已,而他給了你的慾望一個確實的形狀,那也許是一顆蘋果模樣的,到了你手上,成了果凍色一機成形的MAC,成了結合高智慧與低技能操作的 iPhone,成了五千首音樂壓在一個小盒子裡的 iPod。這確實是創新了。但當庫克接手,企業體穩固了,不間斷的生產線綿延成疆界,帝國城垛會隨著 iPhone和 iPad幾代幾代數字不停加高,可克里斯汀生以為,這正是蘋果的危機,昔日不停推出產品,「你不知道這次他上台會端出什麼」的發表會上驚喜盒成為 Retina 視網膜螢幕和隔幾個月釋出的 iOS程式更新,產品越來越趨完美了,但顧客不需要完美,作為顧客,我們甚至不懂完美,視網膜螢幕和一般螢幕的解析度究竟差在哪裡呢?iOS 10.2 版本和 9.5 說穿了又有什麼決定性的不同呢?除非昨天永不結束,最好賈柏斯一直活著,蘋果又開闢一個新的產品生產項目,否則根據「創新的兩難」理論,他的對手遲早會推出新的什麼,這個世界正虎視眈眈,明天的賈柏斯將幹掉今天的蘋果。
那是創新的兩難。而我想,這可不就是錦榮的兩難嘛?錦榮是不能成為的。賈柏斯也不行,你不能複製他,你只能延續,而延續正是衰落的開始。
我想,這說的何嘗不是寫作?書寫是一種艱難,創造都是這樣的,你進入一點點,再一點點,理解由點變成線,你試圖掌握他目前的形狀,你破壞,你在對現有的破壞中完成了創造,人家說那是創意。你意識到了,你參加文學獎,你開始發表,你覺得那是好玩的遊戲,你可以的,但也就是可以而已,你開始深入,然後,就憋了。就怯了。你追求完美,你不停更新,你抄寫,你閱讀,你更加閱讀,你開始在乎字的擺放,句子的短長,知輕重,講鬆緊,在虛與實之間拿捏,意有所指,若有似無。但你也越來越遲疑,你懂得越多,寫得越慢,你開始質疑,你連自己都質疑,而當你有一點點的篤定,換成別人不理解,他們開始不懂你了,連你都不懂自己了。其實你跟他們一樣的困惑,這樣寫是對的嘛?我該停在這裡嘛?但停下來就是衰落,可若一直前進,為什麼用那麼多力氣,卻只往前一點點呢? ──啊,我明白人類第一次進入宇宙的感覺了,那樣的景色,迴旋的星雲以及失去了空間向度無限沿展的四合八方,「我知道你們也害怕,可是,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啊」 ── 終究,寫作終究成為孤獨的遊戲。孤獨並不恐怖,恐怖的是,遊戲有點不太好玩了。
曾經立定志向的那條路,正斜斜的往旁邊岔去。
忽忽回頭,發現已經十年過去了。
以為專注,悶頭向前,其實多半只是懸盪著,浮晃。我想,我也許是錦榮的夢。漂浮在九○年代以後日漸浮躁的大氣中。
那時終於發現,只有我停在那裡,像是孤獨的少年,很倔強,以為堅持,其實近看時嘴角下垂,臉頰鬆垮,地心引力讓一切往下。
就這樣了嘛?
這就是錦榮的故事結局了。或者,我該做別的事情了。找些更好玩的事情做?
例如,成為王心凌?
直到後來,我真的遇到錦榮。
我們在台北的街角相遇,我依然喊得出他名字,包皮王。喔,不,「炸蝦」,我永遠記得他因為腸道受傷縮在醫院病床上的樣子。可連蔡依林都擺脫這個綽號了。九○年代終究過去很久。「哪裡是炸蝦,」包皮王說,「現在我的綽號就叫緊容。請稱呼我『新北緊容』。」
「那次手術後,醫生好像把我後面作得太窄了。」他指了指後面:「但沒關係呦,我發現,這些找上我或我找上的男人都會說,他們這一生,都沒有碰到像我這樣緊的。」
他說:「但我只會給他們一次機會。我要他們永遠記得我。從那場手術以後,是我把我自己生下來,我是我自己的孩子。我是我自己的男人。上帝打造我,我打造了自己。那天以後,我就是新北緊容。緊的咧。」
「你要知道,不是他們幹我。是我在幹他們。」
這樣想起來,也許我太把寫作當一回事了,或者正是因為這樣想,才讓錦榮成為錦榮。當寫作就是那一回事,是一種技藝,越想以它扛起一切,但一切終究只剩下精進與磨練而已,就是這樣的努力,才會被它吞食掉,寫作相對於其他是安全而較為熟稔的,以為安全的道路才是危險的,完美的終點必然是不完美,奇怪的是不完美卻可以是完美的,難怪我這一生的成就都在於失敗,最誠實就是在於說謊的時候。這本書裡最早的作品寫於二○○五年,大部分的作品,例如輯三輯四所收錄的,很多年前就完成了,但也只是完成了,它們是我想呈現的面貌,我一直想讓它們更好,我想更完善我自己,可終究,它只能用它原本的面貌呈現,或者我只是不想承認而已,也許那是真的,哪部電影的台詞,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我們只能接受我們以為能接受的愛。」我只能寫出我以為能寫出的。
你也受了傷嘛?你也還沒出發嘛?你是否總在準備如我這麼久,卻發現,最好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多年後,我的改變是,我學會放棄了。那其實更需要勇氣,包皮王說他變緊了,而我知道自己可以稍微放棄,不,不到放手,也許只是放鬆。雖然還是經常失望,但我現在學會笑了。我想讓遊戲更好玩一點。我在尋找失控,我放棄安全的道路,完美真無趣,我想要一點危險,我想讓寫作不只是那樣。再討論生活與寫作的關係是不必要的,但我希望寫作是危險的,它不能被生活馴服,它是膨大的,活跳跳抓不住,心底有浪潮起伏,葉子都在騷動,腳趾頭蠢蠢欲動,有點不安於室,所以不安於是,所以還可以說NO,有時安適,有時安室奈美惠,尖叫又蹦跳,它總是能重新喚起可能。它就是可能。
是我在幹他們。我說,管他的呢,放鬆一點吧,讓我們大幹一場吧。
然後我寫下輯一與輯二。
這不是結束。我希望它是一個開始。
僅以此,獻給你,或者還是思索什麼是「大人」的我們,我們還有很多可以玩。
PECULIAR CHRIS
平常價 $19.00PECULIAR CHRIS
by Johann S. Lee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
“...God knows when it all began but I know for a fact that it didn’t begin with Samuel. Just as I don’t believe in beginnings, I don’t believe in an end, and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 managed to survive Samuel’s death...”
Funny, poignant, but always honest and thought-provoking, Peculiar Chris is a simple story about complex feelings. About coming of age. About love. About life and death. With subtlety, lucidity and quiet courage, Johann S. Lee weaves an intricate fabric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and portrays a human experience hitherto unexplored in Singapore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