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華文書籍
- 外文書籍
- 愛米粒
- 白象文化
- 斑馬線文庫
- 寶瓶文化
- 北京十月文藝
- 布克文化
- 采實文化
- 長鴻
- 城邦原創
- 重慶出版
- 初文出版
- 春光
- 達觀
- 大河文化
- 大將
- 大塊文化
- 大辣出版
- 大牌
- 大旗
- 大是文化
- 大田
- 典藏閣
- 逗點文創結社
- 獨步文化
- 廿九几
- 方智
- 高寶
- 好讀
- 黑眼睛文化
- 洪範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華威國際
- 皇冠文化
- 基本書坊
- 集合
- 寂寞出版
- 尖端
- 鏡文學
- 究竟出版社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臉譜
- 零極限文化
- 麥穗
- 麥田出版
- 漫遊者文化
- 貓頭鷹
- 木馬文化
- 南方學院
- 平心出版
- 啟動文化
- 啟明
- 青空文化
- 日出出版
- 商周出版
- 時報
- 書林
- 水靈文創
- 水煮魚文化
- 三采
- 三聯
- 拾青文化
- 世一
- 崧燁文化
- 桃色壞男孩
- 臺大出版
- 台灣東販
- 台灣角川
- 台灣商務
- 天培
- 天下文化
- 衛城出版
- 蔚藍文化
- 五南
- 新經典文化
- 香港文學館
- 香港中和出版
- 無境文化
- 新星球
- 行人
- 秀威資訊
- 要有光
- 野人
- 易博士
- 印刻
- 有鹿
- 有人
- 玉山社
- 原動力文化
- 遠流
- 遠足文化
- 圓神
- 智福
- 中華

【預購】自討苦吃的人◎李豪
平常價 $2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網路新生代廢鬱詩人──李豪首部詩集
「那時你尚未,於我有任何意義。
走過的街是街,風景是風景。
後來街是酸的,風景是潮濕的。
我變得好薄,像一張石蕊試紙,
輕輕一碰就變成自己也不認識的樣子。」──〈我們不再說話〉
詩人李豪二○一五年於PTT詩版以〈要不要來我家看貓咪〉一詩崛起,他以獨到的角度重新詮釋流行暗語,刻劃一代愛情的質地,是甘願為奴的等待。李豪擅長運用文字定格生活中的傷心時刻,以其樸拙真誠的詩意觸動了粉絲。有時重得讓眼淚流不下來,有時戲謔得令人悵然,偶爾在毫無預警下以一句詩文戳中你的痛處,讓人不由得緊緊揪起了心。
∥他的詩,為受傷的人,
∥種下一座可以盡情傷心的宇宙
我們之所以傷心,或許是因為曾以為自己足夠特別,擁抱足夠溫暖他人。
以為幸運遇見了相似的破碎靈魂,未來能一起抵達理想的遠方。
可是後來才發現,生命裡有些緣分,越是努力靠近,越是傷痕累累。
我們帶有各自的黑暗。所以李豪說──
「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是我謂之理想的愛。」
而這樣的愛,總是自討苦吃──
▍你給我權利看見月的陰暗面/並不是要我全力將你照亮/因我知道那些是從前有顆太陽/將你曬傷
▍兩個人才能取名為愛/而一個人就能決定離開/常常覺得自己是一片海/送愛人到更遠的岸
▍靜滯有時/是種絕望/寧願你在/換我一輩子/搖搖晃晃
▍我放下你/一切如釋重負/即使我始終身無長物
▍懂得了我、懂得了你/懂得了我曾遇見最好的你/而你不曾
▍我多希望你能遇見一個好人/告訴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每一個早晨醒來/都能忘記做過的美夢
這本詩集記錄李豪在感情關係與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沉溺、失落、卑微、傷心,細細撿起失戀後的記憶碎片、思念時的暗潮洶湧、孤獨時的自我懷疑,不僅真誠保留生活中的細微經驗,也表現出自己面對多變的世界與人際關係,始終如一的溫柔姿態。
他的詩說的是自己的故事,我們卻都在他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想要世故又老是失敗的心。
──願你我的吃苦,終有一天成為意義。
名人推薦
夏維恩│《迷糊夢》作者
徐珮芬│詩人
溫如生│《聽說時光記得你》作者
楚影│詩人
──不苦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曾任流行媒體編輯數年,寫字為生。
喜歡楊德昌
喜歡電台司令
喜歡卡夫卡和小王子
喜歡說故事的人
喜歡人們認真說故事的樣子
那是宇宙,宇宙正在回應我們。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oodhow23/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lh_storyteller/
這輩子,如果可以輕易地放棄你就好了。
「那時你尚未,於我有任何意義。
走過的街是街,風景是風景。
後來街是酸的,風景是潮濕的。
我變得好薄,像一張石蕊試紙,
輕輕一碰就變成自己也不認識的樣子。」──〈我們不再說話〉
詩人李豪二○一五年於PTT詩版以〈要不要來我家看貓咪〉一詩崛起,他以獨到的角度重新詮釋流行暗語,刻劃一代愛情的質地,是甘願為奴的等待。李豪擅長運用文字定格生活中的傷心時刻,以其樸拙真誠的詩意觸動了粉絲。有時重得讓眼淚流不下來,有時戲謔得令人悵然,偶爾在毫無預警下以一句詩文戳中你的痛處,讓人不由得緊緊揪起了心。
∥他的詩,為受傷的人,
∥種下一座可以盡情傷心的宇宙
我們之所以傷心,或許是因為曾以為自己足夠特別,擁抱足夠溫暖他人。
以為幸運遇見了相似的破碎靈魂,未來能一起抵達理想的遠方。
可是後來才發現,生命裡有些緣分,越是努力靠近,越是傷痕累累。
我們帶有各自的黑暗。所以李豪說──
「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是我謂之理想的愛。」
而這樣的愛,總是自討苦吃──
▍你給我權利看見月的陰暗面/並不是要我全力將你照亮/因我知道那些是從前有顆太陽/將你曬傷
▍兩個人才能取名為愛/而一個人就能決定離開/常常覺得自己是一片海/送愛人到更遠的岸
▍靜滯有時/是種絕望/寧願你在/換我一輩子/搖搖晃晃
▍我放下你/一切如釋重負/即使我始終身無長物
▍懂得了我、懂得了你/懂得了我曾遇見最好的你/而你不曾
▍我多希望你能遇見一個好人/告訴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每一個早晨醒來/都能忘記做過的美夢
這本詩集記錄李豪在感情關係與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沉溺、失落、卑微、傷心,細細撿起失戀後的記憶碎片、思念時的暗潮洶湧、孤獨時的自我懷疑,不僅真誠保留生活中的細微經驗,也表現出自己面對多變的世界與人際關係,始終如一的溫柔姿態。
他的詩說的是自己的故事,我們卻都在他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想要世故又老是失敗的心。
──願你我的吃苦,終有一天成為意義。
名人推薦
夏維恩│《迷糊夢》作者
徐珮芬│詩人
溫如生│《聽說時光記得你》作者
楚影│詩人
──不苦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李豪
1989,台北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表演藝術雙學士。李豪
1989,台北人。
曾任流行媒體編輯數年,寫字為生。
喜歡楊德昌
喜歡電台司令
喜歡卡夫卡和小王子
喜歡說故事的人
喜歡人們認真說故事的樣子
那是宇宙,宇宙正在回應我們。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oodhow23/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lh_storyteller/
自序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
我以為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那是我謂之理想的愛。不只是彼此尋找安慰,更是赤裸地攤開自己的缺口,因為我相信,那是只有同是壞掉的人才懂的。
後來我才知道,想要修好對方即使是為了他好,聽起來也都是自大的、偏執的,也許那些壞掉的部分曾經也是因此而來。甚至,有更多的時刻,就像是叔本華筆下的兩隻刺蝟,想要緊挨著對方取暖,越是努力維持一個親近的位置,就越是不得不刺傷彼此。明明是如此相像的人,卻無法在一起,也許不是害怕受傷,而是深怕自己不知不覺就傷害了對方,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距離。
我明白自己生而為一隻多刺的獸,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好好擁抱迎面而來的人,也不曉得如何和擦身而過的好好說再見,像是心底想著蓮花,手裡卻拿著利刃。後來,為了成為更好的人,用盡力氣打磨自己的稜角,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徒勞無功下精疲力竭,換來了遍體鱗傷的自己。
也許是因為在傷與被傷之間交換位置後,才更能站在對方的處境裡想,雖然不可能完全地設身處地,至少檢視的角度、包容的空間都變得寬廣了。明白同一個故事,在自己的文本裡是悲劇主角,但在另一個人的文本裡卻可能是壞人。
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裡,張國榮所飾演的何寶榮總是喜歡在爭執過後告訴對方:「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而每一次,梁朝偉所飾演的黎耀輝也都會心軟。我時常在心裡惦記著這句話,假使真的能夠一切從頭來過,我們的今天是否就不會再擁著遺憾?
或許壞掉的人,不該再想著要把誰修好了,而是連腦袋中的那些黑色也好好地去愛吧。
這本詩集是我的第一本書,寫作的時間幅度很廣,因此語感會有所不同,同時也紀實了我在思想上的轉變,如上述所提到我對於人和人相處的看法。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出版自己的詩,既不是華語文系出身,也沒有投過任何大型的文學獎,應該可以說是這個圈子的局外人。我不知道詩人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被稱作詩人了,我沒有太大的野心要寫出怎樣的文字、要如何療癒(修好)他人,或者會有怎樣的評價。我自認自己的寫作是孤獨的、是私密的,雖然都寫情詩但並不都是情詩,雖然都稱愛人不一定都是愛人。我的詩有時僅是和自己的對話,有時則是作為一個被動的信息,給那些已經走遠的人們,因此字裡行間裡埋藏了許多暗號,無論後來時間過了多久,都希望總有一天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想法投遞給對方。
可能對多數人來說,我是個陌生的名字,也或許你曾經從其他地方聽過,又或者在你的印象中我已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但如果可以的話,不如讓我們從頭來過吧?
這本書獻給愛過我的人、我愛過的人。
我們都是自討苦吃的人。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
我以為一個壞掉的人遇見另一個壞掉的人,一步一步地修好彼此的過程,那是我謂之理想的愛。不只是彼此尋找安慰,更是赤裸地攤開自己的缺口,因為我相信,那是只有同是壞掉的人才懂的。
後來我才知道,想要修好對方即使是為了他好,聽起來也都是自大的、偏執的,也許那些壞掉的部分曾經也是因此而來。甚至,有更多的時刻,就像是叔本華筆下的兩隻刺蝟,想要緊挨著對方取暖,越是努力維持一個親近的位置,就越是不得不刺傷彼此。明明是如此相像的人,卻無法在一起,也許不是害怕受傷,而是深怕自己不知不覺就傷害了對方,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距離。
我明白自己生而為一隻多刺的獸,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好好擁抱迎面而來的人,也不曉得如何和擦身而過的好好說再見,像是心底想著蓮花,手裡卻拿著利刃。後來,為了成為更好的人,用盡力氣打磨自己的稜角,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徒勞無功下精疲力竭,換來了遍體鱗傷的自己。
也許是因為在傷與被傷之間交換位置後,才更能站在對方的處境裡想,雖然不可能完全地設身處地,至少檢視的角度、包容的空間都變得寬廣了。明白同一個故事,在自己的文本裡是悲劇主角,但在另一個人的文本裡卻可能是壞人。
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裡,張國榮所飾演的何寶榮總是喜歡在爭執過後告訴對方:「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而每一次,梁朝偉所飾演的黎耀輝也都會心軟。我時常在心裡惦記著這句話,假使真的能夠一切從頭來過,我們的今天是否就不會再擁著遺憾?
或許壞掉的人,不該再想著要把誰修好了,而是連腦袋中的那些黑色也好好地去愛吧。
這本詩集是我的第一本書,寫作的時間幅度很廣,因此語感會有所不同,同時也紀實了我在思想上的轉變,如上述所提到我對於人和人相處的看法。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出版自己的詩,既不是華語文系出身,也沒有投過任何大型的文學獎,應該可以說是這個圈子的局外人。我不知道詩人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被稱作詩人了,我沒有太大的野心要寫出怎樣的文字、要如何療癒(修好)他人,或者會有怎樣的評價。我自認自己的寫作是孤獨的、是私密的,雖然都寫情詩但並不都是情詩,雖然都稱愛人不一定都是愛人。我的詩有時僅是和自己的對話,有時則是作為一個被動的信息,給那些已經走遠的人們,因此字裡行間裡埋藏了許多暗號,無論後來時間過了多久,都希望總有一天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想法投遞給對方。
可能對多數人來說,我是個陌生的名字,也或許你曾經從其他地方聽過,又或者在你的印象中我已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但如果可以的話,不如讓我們從頭來過吧?
這本書獻給愛過我的人、我愛過的人。
我們都是自討苦吃的人。

【預購】脆弱練習◎陳繁齊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致沒有被光眷顧的那塊黑
以及我的防備
陳繁齊第3本詩集《脆弱練習》
「他有戀人了/消息像一朵雲
飄到藍天中間/沒有下雨/沒有遮擋 ......」
彷彿原本晴朗的生活,忽然就被遠雷驚動了,才發現太過安逸的日子,心沒有裂縫,不會流血,卻也沒辦法讓誰住進。
我們的心總是在柔軟與防衛之間不斷往返,若受了傷,就反射地築起過度的武裝;但舉著武裝的同時,卻又渴求能遇見誰,讓自己卸下身上一片片的盔甲。而防備得久了,就漸漸忘記自己並不是一定要這麼負累地堅持、忘記如何拆解身上的重量。
忘記如何變得脆弱──意思是,忘記怎麼愛了。
《脆弱練習》是爬梳內心的漫長過程,用文字紀錄下一次次情感裡的疼痛、傷口、失望、索求......彷彿是一場龐大而無盡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裡,試著讓自己變得成熟、或真實、或精準、或合適。或者,僅僅是確認自己的平庸。
陳繁齊說:
「......也有些時候,我不完全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只知道我應該持續下去,那些動作,彷彿挾帶著些許的運氣──像是跳繩要連續過300下、畫直線的手要求沒有震顫。好像都告訴我,這次不行,就再試一次,總會有一些結果。」
因為沒有天分,所以關於愛或被愛,都還需要更努力一些。
「就是讓誰看過了心
後來才會覺得孤單」__〈單身II〉
「你閉起眼睛時
我的整個宇宙
都在作夢」__〈擁有〉
「你是否又哭了
我想成為小小的瓶子
為了接住你
不停打翻自己」__〈沒有關係〉
「你的天色暗了下來
我終於得以靠近
参與你的陰天」__〈烏雲〉
「昨日今日
把想問你的事
收回來的時候
又老了一些」__〈微不足道〉
「有願望的才是星星
有愛戀的才是眼睛」__〈存在〉
同感推薦
詩人‧林婉瑜
詩人‧作家 林達陽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插畫家‧LuLu
詩人‧林婉瑜
陳繁齊的詩在幾年之間有了一些改變。他有一種精細的感覺方式,一開始他所能掌握的是直接的感受,逐日,他的創作技巧生長著蔓延著,他的詩,因此展現了更多面向的感知。
他在意詩的質地,而他的鍛鍊是可見的,他在詩裡打開暗室和暖房、雨日和晴朗,詩裡的空間逐漸有了更飽和的反差對比,詩的內在意義也出現了更多的層遞。
感受著他對詩的在意,這部詩集裡有一些我甚為喜愛的詩句,我想他將更行更遠,而那最初的使閱讀者觸動的直覺能力,也會是他創造途中一直攜帶的品質。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進入繁齊文字的世界裡,彷彿一切景象都放慢了腳步。
潔淨、深沉,卻擁有不一樣的溫度。
插畫家‧LuLu
明明叫做脆弱練習,這些文字卻給人一種平靜堅毅的感覺。
捕捉了生活裡細小的片段,正因為這些感受平凡又頻繁,讀起來非常有共鳴。
陳繁齊第3本詩集《脆弱練習》
「他有戀人了/消息像一朵雲
飄到藍天中間/沒有下雨/沒有遮擋 ......」
彷彿原本晴朗的生活,忽然就被遠雷驚動了,才發現太過安逸的日子,心沒有裂縫,不會流血,卻也沒辦法讓誰住進。
我們的心總是在柔軟與防衛之間不斷往返,若受了傷,就反射地築起過度的武裝;但舉著武裝的同時,卻又渴求能遇見誰,讓自己卸下身上一片片的盔甲。而防備得久了,就漸漸忘記自己並不是一定要這麼負累地堅持、忘記如何拆解身上的重量。
忘記如何變得脆弱──意思是,忘記怎麼愛了。
《脆弱練習》是爬梳內心的漫長過程,用文字紀錄下一次次情感裡的疼痛、傷口、失望、索求......彷彿是一場龐大而無盡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裡,試著讓自己變得成熟、或真實、或精準、或合適。或者,僅僅是確認自己的平庸。
陳繁齊說:
「......也有些時候,我不完全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只知道我應該持續下去,那些動作,彷彿挾帶著些許的運氣──像是跳繩要連續過300下、畫直線的手要求沒有震顫。好像都告訴我,這次不行,就再試一次,總會有一些結果。」
因為沒有天分,所以關於愛或被愛,都還需要更努力一些。
「就是讓誰看過了心
後來才會覺得孤單」__〈單身II〉
「你閉起眼睛時
我的整個宇宙
都在作夢」__〈擁有〉
「你是否又哭了
我想成為小小的瓶子
為了接住你
不停打翻自己」__〈沒有關係〉
「你的天色暗了下來
我終於得以靠近
参與你的陰天」__〈烏雲〉
「昨日今日
把想問你的事
收回來的時候
又老了一些」__〈微不足道〉
「有願望的才是星星
有愛戀的才是眼睛」__〈存在〉
同感推薦
詩人‧林婉瑜
詩人‧作家 林達陽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插畫家‧LuLu
詩人‧林婉瑜
陳繁齊的詩在幾年之間有了一些改變。他有一種精細的感覺方式,一開始他所能掌握的是直接的感受,逐日,他的創作技巧生長著蔓延著,他的詩,因此展現了更多面向的感知。
他在意詩的質地,而他的鍛鍊是可見的,他在詩裡打開暗室和暖房、雨日和晴朗,詩裡的空間逐漸有了更飽和的反差對比,詩的內在意義也出現了更多的層遞。
感受著他對詩的在意,這部詩集裡有一些我甚為喜愛的詩句,我想他將更行更遠,而那最初的使閱讀者觸動的直覺能力,也會是他創造途中一直攜帶的品質。
圖文作家‧有隻兔子
進入繁齊文字的世界裡,彷彿一切景象都放慢了腳步。
潔淨、深沉,卻擁有不一樣的溫度。
插畫家‧LuLu
明明叫做脆弱練習,這些文字卻給人一種平靜堅毅的感覺。
捕捉了生活裡細小的片段,正因為這些感受平凡又頻繁,讀起來非常有共鳴。
作者簡介
陳繁齊
一九九三年生,臺北人,國北教語創系畢業。文字工作者。喜歡冬天與海。偶爾拍照,捕捉消逝。著有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
Facebook:陳繁齊
Instagram(writing):dyingintherain
Instagram(album):circa_fc
陳繁齊
一九九三年生,臺北人,國北教語創系畢業。文字工作者。喜歡冬天與海。偶爾拍照,捕捉消逝。著有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
Facebook:陳繁齊
Instagram(writing):dyingintherain
Instagram(album):circa_fc
後記
練習之後
1
比預期還要早醒來。靠在枕上,看著電子鐘一格一格跳動,突然就覺得我不屬於任何地方。再睡一下好嗎。想起自己似乎在睡前試著背誦一些口訣式的句子,唇形仍記得,字卻忘記了。那令我感覺恐懼,好像將手臂舉至一個特定高度,卻搭不到肩。回身卻看不見人。
2
身體總是像證據。
所以關係結束時我們習慣湮滅它──壓低多少身形,才能聽見對方說話;散步時要跨多大的步伐,才不容易成為孤單;牽手的時候,拇指習慣在上還是下。以及對方胴體的觸感。如同設定般逐一歸零。
我其實不清楚湮滅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是再次看見你卻沒有讓自己多走上前一步,還是在四肢變得自大之前就先別過頭去;是刻意地奔跑,還是再也不去走那條路;是忘記你或自己的手掌,或僅僅是用下一隻手掌覆蓋。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模糊。
3
模糊與清晰是反義詞。是不是也與乾淨有些無關?
4
發現有些事是毀不掉的。它烙著,或是像無理的絲線纏盡了思緒。有些淡得像風,令人太輕易地將它的存在視作理所當然。
無法毀棄的事情,我索性把它放在記憶的真空罐裡。說來矛盾,我不太相信永遠,但卻十足信任那些篤信著永遠的人們。有些很短暫的片刻,我也會想成為那樣的人。那樣的人總是能泛著光,那種就算世界熄滅了也仍然存在的光。
5
欸,我始終記得周而復始的某一個早晨,那天我們該是趕著出門,時間如此急迫,我卻還是在沙發上昏睡了。我記得沙發的柔軟,記得桌上的早餐漫著香氣。記得你輕彈我額頭的手指像初陽。
但我再也無法想像我們的緩慢了,緩慢到能夠看見依附在險坡上的小溪裡,那些對抗宿命一般的洄游。
6
在記憶跟前是否有一只未曾感知到的篩子?否則我們不會如此自然地記下同樣色調的事物。
7
上次我和友人談起你,我說:我和你共有的回憶非常少,我必須加倍小心。友人歪頭問我,加倍是什麼意思呢,或是,有沒有什麼得以衡量程度。我也不知道,我回答。
也許像是某天發現你已不再想念我,心從此變得很沉很沉──也許是那樣的倍數關係吧。
8
因為你我開始試著不那麼安全地過活,除了在意自己之外,也開始分心去在意其他事。你知道嗎,我曾經寫過「若我未曾在意宇宙/就無法察覺有些星系/正在讓人傷心」這樣的句子,它不是頹喪的結論,而是一種恍悟。
我開始嘗試大聲地問問題,你喜歡我嗎,你想擁抱我嗎,你在乎我嗎。我慢慢聽見自己聲音的顫抖及破洞,看見自己的欲望孱弱地躲在防備之後。
9
原來反覆遺忘,是在練習記得。那些無法再被複製與刪除的時刻,它們能夠那麼美好又脆弱,是因為很愛。
0
練習之後,是更多的練習。
練習之後
1
比預期還要早醒來。靠在枕上,看著電子鐘一格一格跳動,突然就覺得我不屬於任何地方。再睡一下好嗎。想起自己似乎在睡前試著背誦一些口訣式的句子,唇形仍記得,字卻忘記了。那令我感覺恐懼,好像將手臂舉至一個特定高度,卻搭不到肩。回身卻看不見人。
2
身體總是像證據。
所以關係結束時我們習慣湮滅它──壓低多少身形,才能聽見對方說話;散步時要跨多大的步伐,才不容易成為孤單;牽手的時候,拇指習慣在上還是下。以及對方胴體的觸感。如同設定般逐一歸零。
我其實不清楚湮滅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是再次看見你卻沒有讓自己多走上前一步,還是在四肢變得自大之前就先別過頭去;是刻意地奔跑,還是再也不去走那條路;是忘記你或自己的手掌,或僅僅是用下一隻手掌覆蓋。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模糊。
3
模糊與清晰是反義詞。是不是也與乾淨有些無關?
4
發現有些事是毀不掉的。它烙著,或是像無理的絲線纏盡了思緒。有些淡得像風,令人太輕易地將它的存在視作理所當然。
無法毀棄的事情,我索性把它放在記憶的真空罐裡。說來矛盾,我不太相信永遠,但卻十足信任那些篤信著永遠的人們。有些很短暫的片刻,我也會想成為那樣的人。那樣的人總是能泛著光,那種就算世界熄滅了也仍然存在的光。
5
欸,我始終記得周而復始的某一個早晨,那天我們該是趕著出門,時間如此急迫,我卻還是在沙發上昏睡了。我記得沙發的柔軟,記得桌上的早餐漫著香氣。記得你輕彈我額頭的手指像初陽。
但我再也無法想像我們的緩慢了,緩慢到能夠看見依附在險坡上的小溪裡,那些對抗宿命一般的洄游。
6
在記憶跟前是否有一只未曾感知到的篩子?否則我們不會如此自然地記下同樣色調的事物。
7
上次我和友人談起你,我說:我和你共有的回憶非常少,我必須加倍小心。友人歪頭問我,加倍是什麼意思呢,或是,有沒有什麼得以衡量程度。我也不知道,我回答。
也許像是某天發現你已不再想念我,心從此變得很沉很沉──也許是那樣的倍數關係吧。
8
因為你我開始試著不那麼安全地過活,除了在意自己之外,也開始分心去在意其他事。你知道嗎,我曾經寫過「若我未曾在意宇宙/就無法察覺有些星系/正在讓人傷心」這樣的句子,它不是頹喪的結論,而是一種恍悟。
我開始嘗試大聲地問問題,你喜歡我嗎,你想擁抱我嗎,你在乎我嗎。我慢慢聽見自己聲音的顫抖及破洞,看見自己的欲望孱弱地躲在防備之後。
9
原來反覆遺忘,是在練習記得。那些無法再被複製與刪除的時刻,它們能夠那麼美好又脆弱,是因為很愛。
0
練習之後,是更多的練習。

【預購】寺山修司 少女詩集◎寺山修司(譯者:張秋明)
平常價 $29.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淚水是
人類所能製造
最小的
海洋
__最短的抒情詩
在寺山修司的詩裡,是悲傷與浪漫的混合體,
你感受到多少愛,就感受到同等重量的孤獨。
他以九個篇章完成一場極致的文字幻想。
時而以純熟的技巧,創造瑰麗的異想天地;
時而在重覆的問號裡,感性與抒情地敲擊你的內心;
時而在單純執著的童趣,看見一抹邪惡的眼神與微笑。
豐富情感和深刻自我,體現人人都曾經有的,少女般的,蒼涼,愛恨。
名人推薦
新井一二三 作家
蔡傑曦 攝影作家
黃昕語Iris 《流浪而後生》作者
連俞涵 演員、作家
陳繁齊 作家
林達陽 詩人、作家
張西 作家
渺渺 作家
好評推薦
以私小說為主流的日本文學界裡,靠想像力跳躍到最遠處的作家,就是寺山修司。___作家 新井一二三
若是我們有機會打開大海裡的藏寶箱,寺山修司的詩句一定會在裡面,而擺放在一起的還有最孤獨的眼淚和最透亮的星星。___攝影作家 蔡傑曦
或許現實與虛幻本身就沒有界限,寺山修司就是明白了,才有了這麼一本詩集。___《流浪而後生》作者 黃昕語Iris
著迷寺山修司的文字對身外總有巨大而遼闊的連結,同時卻又能顧及細小的情緒及他自己所鍾愛信仰之物。___作家 陳繁齊
人類所能製造
最小的
海洋
__最短的抒情詩
在寺山修司的詩裡,是悲傷與浪漫的混合體,
你感受到多少愛,就感受到同等重量的孤獨。
他以九個篇章完成一場極致的文字幻想。
時而以純熟的技巧,創造瑰麗的異想天地;
時而在重覆的問號裡,感性與抒情地敲擊你的內心;
時而在單純執著的童趣,看見一抹邪惡的眼神與微笑。
豐富情感和深刻自我,體現人人都曾經有的,少女般的,蒼涼,愛恨。
名人推薦
新井一二三 作家
蔡傑曦 攝影作家
黃昕語Iris 《流浪而後生》作者
連俞涵 演員、作家
陳繁齊 作家
林達陽 詩人、作家
張西 作家
渺渺 作家
好評推薦
以私小說為主流的日本文學界裡,靠想像力跳躍到最遠處的作家,就是寺山修司。___作家 新井一二三
若是我們有機會打開大海裡的藏寶箱,寺山修司的詩句一定會在裡面,而擺放在一起的還有最孤獨的眼淚和最透亮的星星。___攝影作家 蔡傑曦
或許現實與虛幻本身就沒有界限,寺山修司就是明白了,才有了這麼一本詩集。___《流浪而後生》作者 黃昕語Iris
著迷寺山修司的文字對身外總有巨大而遼闊的連結,同時卻又能顧及細小的情緒及他自己所鍾愛信仰之物。___作家 陳繁齊
作者簡介
寺山修司
有「語言的煉金師」「昭和的石川啄木」「日本異色大師」「賽馬評論家」等各種稱號。
他是詩人,是導演,是小說家,是影響日本近代視覺美學,劇場藝術第一人。
他是前衛符號,是悲傷青春的歌,是革命新浪潮;
多才多藝,早逝的生命,讓他的一生成為無可匹敵的傳奇之謎。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中學生時期在學期間即發表小說、短歌、俳句,之後陸續投稿於校刊,積極參與全國學生俳句會議,並編輯俳句雜誌。
一九六O年前後開始涉足影視編劇和電影導演工作,代表作有《死在田園》《拋掉書本上街去》《上海異人娼館》等,是日本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九六七年,創辦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掀起了日本小劇場的高潮。
一九八三年五月,因肝硬化逝世。
一九九七年,寺山修司紀念館在青森縣三澤市成立。
封面設計者簡介
譯者簡介
張秋明
資深譯者。筆記整理狂熱者。喜愛注目向田邦子。大田出版:絲山秋子《絲的怪談》,村上龍寓言小說《盾》,奧野宣之筆記系列第三冊《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澎湃野吉系列《第一次出國就去義大利》《富士山我來亂了!》,新井一二三《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寺山修司
有「語言的煉金師」「昭和的石川啄木」「日本異色大師」「賽馬評論家」等各種稱號。
他是詩人,是導演,是小說家,是影響日本近代視覺美學,劇場藝術第一人。
他是前衛符號,是悲傷青春的歌,是革命新浪潮;
多才多藝,早逝的生命,讓他的一生成為無可匹敵的傳奇之謎。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中學生時期在學期間即發表小說、短歌、俳句,之後陸續投稿於校刊,積極參與全國學生俳句會議,並編輯俳句雜誌。
一九六O年前後開始涉足影視編劇和電影導演工作,代表作有《死在田園》《拋掉書本上街去》《上海異人娼館》等,是日本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九六七年,創辦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掀起了日本小劇場的高潮。
一九八三年五月,因肝硬化逝世。
一九九七年,寺山修司紀念館在青森縣三澤市成立。
封面設計者簡介
張巖
屏東人、AB型,現為平面設計者,致力於書籍裝幀、品牌形象等,作品橫跨文學、音樂、戲劇、藝術展演。曾獲書香兩岸金衣獎,作品曾收入於《PACKAGING OF THE WORLD》、《Green Packaging Solutions》。
關於設計師的封面概念
「我將整本詩集列印出來,並將詩句一句句的裁下,透過彎曲與交疊的方式再黏貼起來。每一句詩都是一滴海水,所有詩句的聚集,成為了一片的文字海。最後再利用攝影,捕捉在陽光照射之下,文字海與陰影之間的交疊。
寺山修司說:『眼淚 是人類所能製作 最小的 海洋』,那我想這本詩集,也許是寺山修司所能製作出,最大的海洋吧。」
書衣用紙:150P維納斯雪韻紙 書名燙黑呈現 佐以Pantone2038特色 內封:以225P牛皮紙樸質觸感印製。
譯者簡介
張秋明
資深譯者。筆記整理狂熱者。喜愛注目向田邦子。大田出版:絲山秋子《絲的怪談》,村上龍寓言小說《盾》,奧野宣之筆記系列第三冊《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澎湃野吉系列《第一次出國就去義大利》《富士山我來亂了!》,新井一二三《我們與台灣的距離》。
推薦序
靠想像力跳躍到最遠處
新井一二三/作家
好像是我小學一年級的大年夜,NHK電視節目「紅白歌合戰」中出現了一名叫Carmen Maki的女歌手。
她的名字、長相都像混血兒,而且穿著當年還廣泛被視為勞動衣服的牛仔褲,自己彈著吉他,臉上沒有表情地唱出旋律簡單,可歌詞特有衝擊力的一首歌曲:有時就像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一樣……
那是我邂逅了填詞人寺山修司的瞬間,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相信當年生活在日本的人沒有一個不會唱那首歌的,因為歌詞所引發的視覺印象太強烈,簡直想忘都忘不了。
其實,寺山修司不單是填詞人,也是歌人、俳人、詩人、評論家、劇作家、小說家、話劇導演、電影導演……
在一次生涯裡,做了好多人份的工作,而且每一項工作都看得出來他投入的精神力量有多麼大。
所以,四十七歲因肝硬化去世的消息令人感嘆;天才夭折太可惜了。
一九三五年出生的寺山修司,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是同樣歲數。
寺山的父親在太平洋戰爭中從軍喪命;母親則戰後為美國占領軍當女傭維生,把獨生子修司丟在他舅舅家了。
這樣的成長經歷使他對日本、對美國感情頗為複雜。
寺山修司的文學才能,早在青森縣念中學時就很顯著。上了早稻田大學以後,最初寫和歌受到矚目,一九五七年就刊行了第一本和歌集《我的五月》。
其中收錄的一首和歌至今是很多日本同代人的座右銘:擦火柴,瞬間海上飄濃霧,有無祖國值得獻身?
但是,這一首歌卻從一開始就被譴責為剽竊之作,因為有俳句作品確實像寺山的和歌:擦一根火柴,湖上飄著霧(富澤赤黃男)。
只是,顯而易見,寺山作品比富澤原作好很多。再說,古今中外的文學界歷來有以「引用」「典故」之名參照先行作品的例子。
所以,當年著名俳人楠本憲吉對他說的一句話「俳句不是縱橫字謎」,反而說穿了寺山文學的本質。
閱讀這本《少女詩集》的讀者,會發現文中有很多來自西方的想像:愛麗絲、灰姑娘、法國歌手、格林童話、撲克牌、馬戲團。
這些要素並不是在戰後日本的現實中存在的,反而是從戰後日本人對西方的幻想中而來的。
靠想像力跳躍到最遠處
新井一二三/作家
好像是我小學一年級的大年夜,NHK電視節目「紅白歌合戰」中出現了一名叫Carmen Maki的女歌手。
她的名字、長相都像混血兒,而且穿著當年還廣泛被視為勞動衣服的牛仔褲,自己彈著吉他,臉上沒有表情地唱出旋律簡單,可歌詞特有衝擊力的一首歌曲:有時就像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一樣……
那是我邂逅了填詞人寺山修司的瞬間,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相信當年生活在日本的人沒有一個不會唱那首歌的,因為歌詞所引發的視覺印象太強烈,簡直想忘都忘不了。
其實,寺山修司不單是填詞人,也是歌人、俳人、詩人、評論家、劇作家、小說家、話劇導演、電影導演……
在一次生涯裡,做了好多人份的工作,而且每一項工作都看得出來他投入的精神力量有多麼大。
所以,四十七歲因肝硬化去世的消息令人感嘆;天才夭折太可惜了。
一九三五年出生的寺山修司,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是同樣歲數。
寺山的父親在太平洋戰爭中從軍喪命;母親則戰後為美國占領軍當女傭維生,把獨生子修司丟在他舅舅家了。
這樣的成長經歷使他對日本、對美國感情頗為複雜。
寺山修司的文學才能,早在青森縣念中學時就很顯著。上了早稻田大學以後,最初寫和歌受到矚目,一九五七年就刊行了第一本和歌集《我的五月》。
其中收錄的一首和歌至今是很多日本同代人的座右銘:擦火柴,瞬間海上飄濃霧,有無祖國值得獻身?
但是,這一首歌卻從一開始就被譴責為剽竊之作,因為有俳句作品確實像寺山的和歌:擦一根火柴,湖上飄著霧(富澤赤黃男)。
只是,顯而易見,寺山作品比富澤原作好很多。再說,古今中外的文學界歷來有以「引用」「典故」之名參照先行作品的例子。
所以,當年著名俳人楠本憲吉對他說的一句話「俳句不是縱橫字謎」,反而說穿了寺山文學的本質。
閱讀這本《少女詩集》的讀者,會發現文中有很多來自西方的想像:愛麗絲、灰姑娘、法國歌手、格林童話、撲克牌、馬戲團。
這些要素並不是在戰後日本的現實中存在的,反而是從戰後日本人對西方的幻想中而來的。
同樣常出現的符號是:大海、眼淚、浴缸、鱷魚,似乎都指向拋棄了少年修司的母親。
寺山生前講自己的成長經歷,尤其講到跟母親的關係時,往往撒謊說母親早已去世了;但是實際上,他瞑目的時候,母親還健在。
珊瑚、玉石、綠寶石、藍寶石、紅寶石,任何題材,寺山都會寫成一首詩。可見,對他來說,文學不是現實經驗的結晶,倒是通過縱橫字謎一般的文字遊戲,把本來小小的理念膨脹成好大好大,正如受他的寵愛,作品中常出現的女演員大山胖子。
我從高中到大學的一段時間裡,幾次去看過寺山主宰的劇團「天井棧敷」的話劇演出以及他拍的電影作品《死在田園》《上海異人娼館》等,整體印象是極其美麗但非常可怕。寺山的想像力超乎一般人能平心接受的程度。光是聽他填詞的一首歌都長年不能忘記歌曲引發出來的視覺印象,何況看了他自己塑造出來的畫面。以私小說為主流的日本文學界裡,靠想像力跳躍到最遠處的作家,就是寺山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