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種兩性關係
- 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
- Justin Richardson
- Mark A. Schuster
- 一往而深
- 不怕小孩問
- 不怕小孩問(新版):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
- 兩性關係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劉育志
- 劉育志、白映俞
- 古典文學
- 台灣
- 周若鵬
- 大辣
- 好色醫學必修32堂課
- 好色醫學必修32堂課:專業醫師剖析、解謎、手把手教導正確的性愛
- 婚戀私語
- 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
- 寶瓶文化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性愛指南
- 情不知所起
- 戒斷曖昧
- 文化研究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學
- 文學研究
- 書
- 柯清心
- 海外
- 理論
- 男人這東西
- 白映俞
- 繁體
- 翻譯
- 華文
- 評論
- 貓頭鷹
- 賈斯汀·里查森
- 隼人
- 馬來西亞
- 馬克·查斯特
- 麥田出版

【預購】好色醫學必修32堂課:專業醫師剖析、解謎、手把手教導正確的性愛◎ 劉育志、白映俞
平常價 $39.00 跟著專業醫生了解性,讓你擁有好氣色、獲得好臉色!
從臉紅心跳到眉開眼笑!
「G點」是夢幻傳說?「自慰」有益身心健康?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已經發明「保險套」?「潮吹」的液體從哪來?「精盡人亡」真的會發生嗎?發明「按摩棒」原本為了治療歇斯底里?中國古代「體相算命」居然以乳房、陰莖、陰毛、腋毛等占卜,一探身體密碼!公共廁所的馬桶會不會傳染性病?費洛蒙香水真能增加性吸引力?A片看太多會不舉?健身房的某種器材竟會讓人高潮?
學校沒教、網路亂傳、A片誤導一一破解!
作者醫師夫妻檔,攜手爬梳中外性學相關研究、重要文獻、歷史佚事,從五千年前聊到二十一世紀,以32堂必修課,帶你輕鬆切入,幽默而正確地認識人生最重要的事。
劉育志
筆名小志志,1978年生,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男。於《皇冠雜誌》與《蘋果日報》撰寫專欄,文章發表在《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良醫健康網及《PanSci 泛科學》。著有《外科失樂園》、《刀下人間》、《臺灣的病人最幸福》、《公主病,沒藥醫!》、《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合著《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與《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網誌《外科失樂園》www.ChihChih.net
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信箱:ChihChihWorld@gmail.com
相關著作:《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 2:潮吹、春藥與按摩棒,專業醫師的性愛解析》《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
白映俞
1981年生,2006年畢業於成功大學並進入外科醫師訓練,2010年成為外科專科醫師。喜愛閱讀、寫作及運動,長期經營《外科失樂園》網站,書寫醫療、歷史、心理相關的科普散文,文章見於《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及《PanSci 泛科學》。與家中女兒以同學相稱。著有《小女子的專長是開膛:我的外科女醫之路》,合著《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與《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
電子信箱:bookygirl1981@gmail.com
相關著作:《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 2:潮吹、春藥與按摩棒,專業醫師的性愛解析》《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小女子的專長是開膛:我的外科女醫之路》《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

【預購】不怕小孩問(新版):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賈斯汀·里查森(Justin Richardson)、馬克·查斯特(Mark A. Schuster)(譯者:柯清心)
平常價 $29.00我們知道你很想妥善處理這類情況,所以才寫了這本書。

【預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15種兩性關係,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王立群
平常價 $27.00時光銀河裡,最爛漫旖旎,樂此不彼的追尋與沉溺——愛情婚戀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融合先秦經典、詩詞歌賦、影視劇集、現象觀察,
勾連成語背後的婚姻與愛情價值觀。
好評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徐秋玲(北一女國文教師)
蔡淇華(作家、教師)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依姓氏筆劃排序)
是一本構思非常新穎且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成語書!
——徐秋玲
作者對國學的廣博知識,以及詳細解說典故時活靈活現的文筆,都讓人感到十分愉快!講解古典文學中的愛情,更是融古貫今,相當精彩!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就地取材表情意——禮輕情意重「投木報瓊」
古代戀人贈送定情禮物重視的是情意,而非禮物的價值有多高貴,只要有愛,一支茅草都能讓對方欣喜無比。
林子裡的愛情故事——約會聖地「桑間濮上」
每年春天,農曆二月時節,視祭祀與繁衍為重大要務的周朝政府會舉辦相親大會,無論男女,只要看對眼,就能手拉手去旁邊的樹林約會。
思念是一種病,生而死又復生——病相思「人面桃花」
即使愛情不可靠,但卻讓世間男女為之瘋狂、朝生暮死,一如《牡丹亭》的杜麗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見傾心、桑中之約、采蘭贈芍、山盟海誓、黯然銷魂、魚傳尺素、琴瑟之好……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熱點,以廣博的學識和生動的筆觸,從上百個與愛情婚戀有關的成語,暢談其中的人情事故及隱含的文化精粹。
從邂逅、定情、熱戀,到相知相守、白首偕老;從相思、離情、分手,到愛入歧途、相愛不能相守……王立群暢談藏在成語裡的人情義理,以及古典時代的純粹之愛,帶領我們回歸到最私密的雙人世界;把短短幾顆方塊字,耐心打磨成顆顆閃耀的明亮珍珠,串成一條條優雅、精緻的愛情項鍊,重溫純情年代的本貌。
全新視角,夾古敘今,王立群展現智慧觀察與理解,既介紹了成語背後的故事,又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讓我們讀成語同時也學處世。
作者簡介
王立群
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身為「百家講壇」史記新詮第一人,他善於以說故事的方式解讀《史記》,讓歷史閱讀更為普及,因而成為「百家講壇」裡,最受觀眾歡迎的講者之一,並與閻崇年、易中天三人被尊稱為「百家講壇」三大頂梁柱。
著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學術著作外,同時出版了《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呂后》等書。
目錄
序:你永遠都找不到心中「那一個」
一、世界這麼大,還能遇見你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的美好
一見傾心、一見鍾情:愛之幸
走馬觀花:陡然轉變的幸福
二、待你長髮及腰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無瑕的戀情
金屋藏嬌:美麗的童話
情竇初開、秋水伊人:初戀不顧一切
三、相約在荒煙蔓草的年代
桑中之約、桑間濮上:約會的好去處
花前月下、月約星期:約會可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待月西廂:一部經典的約會教科書
四、拿什麼送給你,我的愛人
采蘭贈芍:中國式情人節禮物
投木報瓊:《詩經》時代的拋繡球
鈿合金釵:唐玄宗的愛情信物
五、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割臂之盟:私定終身的約定
山盟海誓、海枯石爛:熱戀時的堅定執著
之死靡它:遭遇打擊時的觸底反彈
六、土豪、屌絲、文藝青年、高富帥
以貌取人:誰都喜歡漂亮的,可哪有那麼多漂亮的
才貌雙全:想得很美,不過也就是想想
嫌貧愛富:似乎令人厭,其實很現實
東食西宿:貌似好辦法,實際不可能
七、多情自古傷離別
黯然銷魂:離別是道不盡的傷
如膠似漆:相守是分不開的愛
十里長亭:送別是不想走盡的路
楊柳依依:折柳是留戀不捨的情
八、從別後、憶相逢
望穿秋水:相思是綿綿不盡的等待
人面桃花: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生
魚傳尺素:說不完道不盡的思念
九、愛的阻力
門當戶對:無法選擇的出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戀中的又一道門檻
一廂情願:你永遠都不可能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十、向左走、向右走
寢食俱廢、茶飯不思:分手的滋味
始亂終棄:古人分手時一個道貌岸然的藉口
喜新厭舊:據說有心理依據,但不能成為分手的理由
一刀兩斷:分了便分了,散了便散了
十一、愛入歧途
魚傳尺素、上烝下報、帷薄不修:一種混亂的情愛
人盡可夫:好色之徒眼中的欲罷不能
好色之徒與紅杏出牆
魚傳尺素:是是非非爭論不休
十二、中國式姻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的中國式婚姻
赤繩繫足、天作之合:中國人的婚姻觀念
三媒六證:婚姻的鄭重其事
十三、今天我要嫁給你
吉日良辰:婚禮之時
桃之夭夭:婚禮之人
鵲巢鳩占、洞房花燭、結髮夫妻:婚禮之成
鸞鳳和鳴、白頭偕老:婚姻祝願
十四、婚姻磁場
琴瑟之好、鶼鰈情深、並蒂芙蓉: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
天壤王郎:我的那個他為何是這樣
相濡以沫、破鏡重圓:愛你就要在一起
十五、白頭偕老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兒
分道揚鑣、破鏡分釵、雨斷雲銷:我的世界從此沒了你
夫唱婦隨:男人才是夫妻關係的主導者
抓耳搔腮、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休你非出我本願
後記
【內容連載】
花前月下、月約星期:約會可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今天的男男女女,一旦希望與某個特定的異性約會,一般就是通過邀請對方吃吃飯、喝喝茶、看看電影、聊聊天諸如此類的方式進行,只要雙方不是很討厭的話,實現這一點並不困難。但是,在古代卻不行,男子也罷,女子也罷,他們都不敢將對方約到大庭廣眾之地,所以往往會選擇一個人跡罕至的去處,偷偷摸摸地約會。這樣的約會方式,雖然不是那麼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增加了約會的魅力。
清代有一首歌謠(楊次也《西湖竹枝》其一),對約會男女不希望他人遇見、不希望他人在場的細膩心理,闡釋得很有意思,相當到位:
自翻黃曆揀良辰,幾日前頭約比鄰。
郎自乞晴儂乞雨,要他微雨散閒人。
一對青年男女,費盡心思,終於定下了一個約會的日子。男子心粗,只盼望約會那天最好天氣晴朗,為什麼呢?因為天晴好做事、做好事。女孩子呢,心思細膩,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多眼雜這個煩人的問題,所以她乞求老天爺最好來點雨,下是下,但雨也不能下得太大,因為瓢潑大雨會使自己的約會泡湯,但也不要三兩個雨點,因為雨太小了不能將閒雜人等驅散。雨要不大不小,雨的大小程度要以能夠把那些到處轉悠的閒人趕回家中為宜。這個約會中的女孩子心思很有意思,從中正好發現男女之間的約會不僅要偷偷摸摸地進行,而且是不希望他人圍觀的。儘管約會很令人興奮,也許很幸福,但這個時候還不是「秀恩愛」的時候。
這首詩歌是清人寫的,時代很晚了,但約會的情感心理一直沒有變,因為《詩經》中有一首名為〈靜女〉的歌謠,反映的也是一次青年男女偷偷摸摸約會的場景。全詩如下: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很明顯,這是一首描寫男女約會的詩歌。從詩歌內容推測,這次約會是一個美麗的女子主動發起的。約會的地點就在「城隅」,也就是城牆的一角。兩人為什麼要把約會的地點安排在城牆角呢?城門附近人來人往的,人最多,而城牆角的人就少,沒事誰也不會去那裡瞎轉悠,所以,城牆角作為男女幽會的場所就顯得更為合適一些。
約會時一般男子要提前趕到「老地方」,但這首詩中姑娘到得比較早。到了之後,男子還沒來,不知是出於害羞,還是其他什麼心理,女子事先躲藏了起來,偷偷看看男子的表現。男子到了之後,沒看到女子,是女子變卦不來了呢,還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呢?男子內心焦灼不安,抓耳撓腮,走來走去。詩歌抓住了男子「搔首踟躕」這個動作細節,將約會之中男子的焦急的心理展現得很形象細緻。
當然,不是所有的約會都像〈靜女〉描繪得這般浪漫而有情調的。在春秋時期,就有一位痴情男,興高采烈去赴一場約會,結果不但「等的花兒都謝了」,最後還把自己的性命給搭上了。這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尾生抱柱」的典故(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莊子.盜跖》)。
古人用這個典故,往往是為了說明尾生如何守信,尾生成為古代誠實守信的典範。在此,我們不妨將關注點轉移一下,轉向尾生的約會地點:大橋之下。為什麼尾生不將地點定在大橋之上呢?那樣的話,既能堅守信諾,又不會發生為了守信而喪命的悲劇了。大橋之上,人來人往,哪裡能是約會的好處所呢!大橋之下,人跡罕至,而且還有生命危險,就更不會有人來了。這才是尾生為什麼選擇「梁下」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古代男女約會受到各種教條的阻礙,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比如「男女授受不親」,等等,總之遠遠沒有今天那麼自由。另一方面,男女之間的約會是要營造一個二人世界,又生怕他人的閒言碎語,一般不需要「第三者」在場,所以,約會需要偷偷摸摸地進行。與此關聯,形容這方面的成語也多含有「背地裡」「偷偷地」之意,如「暗約私期」「暗約偷期」,「暗」「私」「偷」,都是「背著人」的意思,這兩個成語均指私下裡、偷偷地相互約定。
總之,不管過去還是今天,男女約會,選擇一個合適的場所很重要,安靜、人少,恐怕古今男女約會都希望如此。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場所,就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比如說,白天人多,人多嘴雜,那夜晚人少,夜深人靜,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花前月下」「月約星期」,這些成語就是對此種心理的反映。
不過,「花前月下」這個成語最初並不是用來指代男女約會的,它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歌〈老病〉:
晝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須知分,不負春來二十年。
從詩歌的名稱上來看,白居易這首詩歌應該是晚年的時候寫的,晚年的白居易經歷過宦海沉浮,把一些問題都看淡了,開始追求一種優雅閒適的生活,所以他晚年的創作主要是「閒適詩」,藝術成就很高。這首〈老病〉詩就反映了白居易「樂天知分」的心態:白天欣賞欣賞鮮花,聽聽優美的音樂,晚上在月光之下喝點小酒,自在自足,恬然自安,這是白居易欣賞的生活。從「花前月下」產生的具體語境來看,最初指的是遊樂休閒的美好環境。因為男女約會,需要一個美好的環境,所以這個成語後來就專指談情說愛的場所了。為什麼會選擇「月下」,恐怕不僅僅是因為有月亮的晚上,「月朦朧,鳥朦朧」,更有情調,也有夜闌人靜、夜晚人少的意思吧。與此相近的是「月約星期」,這個成語不是說「月亮」與「星星」的見面,而是指男女在星前月下、偷偷摸摸的見面約會。
古人的約會多選在夜晚,而且,古人約會也真是不易,所以,很多時候,約會就不單純是純粹的見面、聊天,互相瞭解,增進感情,而是把更多的事情也一塊兒給辦了,因此古人的約會順理成章地就有了偷情的意味。成語「雲期雨信」「雨約雲期」,意思雖然都是指男女約會,但其中的「雲雨」,就已經說明了不是單純的見面聊天那些事,更有「靈與肉」的結合。「雲」與「雨」,本是兩種自然現象,但在文學語境中,往往是男女交合的文雅稱呼。這樣的指代由來已久,出自署名宋玉的一篇文章,寫楚王到高唐遊玩,做了一個美夢,夢見一個美女,前來自薦枕蓆,離開之時說:「妾在巫山之南的一座山上,天亮的時候就是天上的雲彩,傍晚的時候就化成淅淅瀝瀝的小雨,就這樣如此朝朝暮暮(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高唐賦〉)。」後來的文人,就用「巫山雲雨」指代男女歡合,更多的時候直接用「雲雨」表達這種意思,如《紅樓夢》中寫賈寶玉第一次的男歡女愛,那一回的題目就是「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當然,這種約會以及與之伴隨而來的偷情,在文人的筆下,往往寫得很高雅,很「小資」。如南唐國主李煜與小周后最初的曖昧故事。
李煜是南唐的最後一任國君,歷史上習慣稱其為李後主。李煜的第一任皇后是大周后,小周后是大周后的妹妹,比姊姊小十四歲。李煜與大周后成婚的時候,小周后年僅五歲。小周后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親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大周后去世的時候,小周后已經出落成十五歲的婀娜少女了。
據文獻記載,小周后是在大周后病逝之前就已經進宮了,在大周后病重期間,李煜與他的這位小姨子就開始正式約會了,因為大周后還在世,所以約會不可能光明正大地進行。但是,「生性好詞」的李煜,把他自己的這段風流韻事寫進了一首詞牌為〈菩薩蠻〉的詞中: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音同產,猶言「光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這明顯是一首描寫男女幽會之詞。後來評論家一致認同這是李煜與小周后情事的紀實。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月暗霧籠之夜,小周后應姊夫之約,提著鞋子,光著小腳丫,躡手躡腳,生怕被人發覺,偷偷摸摸地前去與李煜約會偷情。光著腳丫的小周后,依偎在李煜的懷裡,粉嘴喃喃:我來一趟可不易喲,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李煜的詞在當時流傳很快、很廣,所以,他這首自傳性質的記載,很快就傳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老百姓對此津津樂道,以致後來李煜正式迎娶小周后的時候,金陵城萬人空巷,都去圍觀這個光著腳丫、提著鞋子、半夜與姊夫幽會偷情的小女子的風采。文獻記載說,當時有人為了能夠看上一眼,爬到房頂上,竟有因此掉下來斃命者。
所以說,古人約會,有兩個要素必須考慮周全,一個是地點問題,一個是時間問題。要選擇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要選擇一個大部分人都休息的時間。其實,對於時間,不僅考慮人多人少的問題,還要考慮時間長短的問題。
男女約會,心理時間過得特別快,情意綿綿的男女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南朝民歌中就出現了這樣咬牙切齒的詛咒與乞求: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讀曲歌〉)
公雞啼鳴,烏臼鳥叫,意味著天就快亮了,而約會中的男女還沒待夠,還沒有親熱夠,所以就發了如此的感嘆,把那天殺的公雞、烏臼鳥統統給弄死,好像除掉這些,天就不亮一樣,還乞求天天是黑夜,一個黑夜有一年那麼長就好了。
當然,也有男女雙方約好見面而一方失約的事情發生,北朝民歌中殘存了這樣兩句:「月明光光星欲墮,欲來不來早語我!」(〈地驅樂歌〉)兩個人約定夜裡會面的,不知什麼原因,男子因故未能赴約,眼看著天就亮了,苦等一夜的女子,惱恨那個負心賊,罵道:「到底來還是不來,應該早和我說清楚。」這是北朝的女子,情感比較直露,受各種框框的約束還算少,所以說話直接,即使這樣,雙方的約會與偷情仍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人盡可夫:好色之徒眼中的欲罷不能
「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在現代漢語裡含有強烈的貶義色彩,意思是說,一個女子可以和任何一個男子上床,任何一個男子都可以當成自己的丈夫,顯然是用來形容作風很不檢點、很不正派的女子。
這個成語來自春秋時期的鄭國。鄭國的鄭莊公算得上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但很不幸的是,鄭莊公死後,鄭國就陷入了爭奪君位的動亂之中。
祭仲是鄭國的卿,他當初一再提醒鄭莊公警惕、除掉弟弟共叔段,很受莊公信任。鄭莊公死後,鄭國的政局基本就掌控在他的手裡。莊公死後,本來應該由祭仲輔佐太子忽繼承君位的。太子忽的弟弟叫公子突,公子突的母親是從宋國娶來的。莊公死後,宋國人就找機會把祭仲和公子突騙到宋國扣留起來,威脅說如果不立公子突為國君,就把祭仲殺死。祭仲無奈,只好與宋國結盟,把公子突帶回鄭國並立他為國君,這就是鄭厲公。太子忽只好出奔衛國去了。
祭仲雖然立了公子突做國君,但鄭國的大權依然把持在祭仲手裡。鄭厲公自然不滿意這樣的權力現狀,就與手下雍糾商定準備在郊區宴請祭仲,然後將其「做掉」。雍糾是祭仲的女婿,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老婆也就是祭仲的女兒。祭仲的女兒就跑去問自己的母親:「娘啊,你說父親和丈夫,哪個更親啊?」她的母親回答說:「人人可以成為你的丈夫,但父親卻只有一個啊,丈夫怎能比得上父親呢!」於是,祭仲的女兒就把雍糾的陰謀說了,祭仲就殺掉了自己的女婿雍糾。鄭厲公長嘆:「謀及婦人,宜其死也。」意思是說,這樣的大事,竟然還和婦女商量,死得活該。鄭厲公自然也待不下去了,載著雍糾的屍體,逃離都城。太子忽又回來做了國君,這就是鄭昭公(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傳.桓公十五年》)
這就是成語「人盡可夫」的來歷。結合具體的語境可知,這個成語與現在我們一般認為的意思相去甚遠。自己的丈夫要殺害自己的親生父親,她的母親說「人盡夫也,父一而已」,這是從血緣的唯一性進行比較,指出兩者的不可比性。後人將「人盡夫也」變成了「人盡可夫」,意思就開始有了產生變化的可能,在剔除具體語境的情況下,就演變成了生活很不檢點的女子的代稱。事實上,在古代,也的確有這樣的女子,比如春秋時期的夏姬。
夏姬是鄭穆公之女,算得上春秋時期最有名的美女,當然,她的名聲,不僅在於其貌美,還在於其生活作風之妖淫。據說在其未嫁時,就曾和自己的兄長子蠻私通,豔名四播,他的父親只好將其遠嫁陳國,成了夏御叔的妻子,夏姬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夏御叔是陳定公的孫子,官拜司馬,相當於陳國的國防部長。夏姬嫁給他後生下了夏徵舒(夏南)。十多年後,夏御叔死去,夏姬在其封地株林(今河南柘城縣)守寡。陳國的國君陳靈公以及陳國的兩位大臣孔寧、儀行父都先後成為夏姬的床上之賓。幾個人常常在一起飲酒作樂,經常輪流乘車甚至共同去株林幽會夏姬。夏姬將自己的貼身內衣分別贈送給三個情夫,這三個人竟厚顏無恥地穿著夏姬的內衣上朝,並且還相互炫耀(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左傳.宣公九年》)《詩經.陳風》中有一首詩歌〈株林〉也反映了此事: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詩歌開篇是這夥無恥之徒驅車前往株林,其醜行早已臭名昭著,路邊之人卻故作不知,大聲問道:「他們到株林幹什麼?」另外一些人心領神會,卻故意說:「是找夏南吧。」有人又逼問一句:「不是到株林去嗎?」另外一些人則故意說:「只是去找夏南。」明明都清楚他們去找夏姬,卻說去找夏姬的兒子夏南,一方佯裝不知地發問,一方故作糊塗地回答。「乘馬」指的是陳靈公,「乘駒」指的是孔寧、儀行父。「朝食」語帶雙關,不僅僅是吃早飯的意思,還是男女性愛的隱語。
這樣的歌謠傳到夏徵舒的耳朵裡,他自然感到羞恥。有一次,陳靈公、孔寧、儀行父三人飲酒時,相互開玩笑,說夏徵舒長得像誰,陳靈公說:「夏徵舒長得像你們兩個。」兩位大臣接著說:「長得也像國君。」夏徵舒忍無可忍,等他們酒罷出來之際,夏徵舒射殺了陳靈公。孔寧、儀行父逃脫,出奔楚國(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飲酒於夏氏。公謂行父曰:「徵舒似女。」對曰:「亦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廄射而殺之。二子奔楚。《左傳.宣公十年》)。兩位到了楚國之後,隱匿了一些事情,強調說夏徵舒弒君,當時的楚國國君楚莊王決定討伐陳國。結果,夏徵舒被處以車裂,夏姬被擄到楚國。
夏姬的美貌征服了楚國上下,楚莊王、楚莊王的弟弟子反都想占有她。楚國的大臣巫臣則別有用心地說夏姬是個不祥之人,勸他們汲取陳國君臣的教訓,楚莊王、子反才罷了這個念頭。
事後,楚莊王將夏姬賜給了喪偶的大臣連尹襄老。不到一年,連尹襄老戰死沙場,夏姬又和他的兒子黑要好上了。此事傳得沸沸揚揚,夏姬在巫臣的建議下,借迎喪之名回到了鄭國。沒想到,大夫巫臣對夏姬垂涎已久,後借出使齊國的機會,繞道鄭國,把原本送給齊國的禮物當作聘禮,迎娶了夏姬,二人私奔到晉國。晉國國君得到名動天下諸侯的巫臣,也很高興,封他為邢大夫(莊王以夏姬與連尹襄老,襄老死於邲,亡其屍,其子黑要又通於夏姬。巫臣見夏姬,謂曰:「子歸,我將聘汝。」及恭王即位,巫臣聘於齊,盡與其室俱,至鄭,使人召夏姬曰:「屍可得也。」夏姬從之,巫臣使介歸幣於楚,而與夏姬奔晉。大夫子反怨之,遂與子重滅巫臣之族而分其室。《列女傳》卷七〈孽嬖傳〉)。
楚國醋意大發,將巫臣家族、黑要家族誅滅。巫臣得知自己家族遭受滅頂之災,立下重誓,策畫了晉國與吳國結盟,從此吳楚戰爭不斷,春秋後期楚國衰落的序幕由此揭開。

【預購】戒斷曖昧: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分不開的偽愛迷思◎隼人
平常價 $21.00
【預購】男人這東西◎周若鵬
平常價 $22.00因為不久你又會想把它撿回來。
女人的感受是感受,
男人的感受是自作自受。
世界上沒有所謂「絕世完美男」。
就算他曾經是,
變成你的男人之後,就不是了。
男人存活必知第一條:
女人的愛情積分系統是「一天制」,每天零時重新歸零。
她問:「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同?」
他答:「看不出。」
她泣:「你根本一點也不愛我!」
她怨:「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
他哀:「可是那次、那次和那次,我都在啊!就這次我不在,就勾銷掉全部嗎?」
她氣:「對!」
她不知道,男人的腦袋是一格格箱子,每個箱子只裝一樣東西,簡單得可以。
他不知道,女人的腦袋是一串串網路,每件事都和每件事有關,從沒簡單過。
說到底,一切都是溝通,男人和女人,需要來一次赤裸裸地溝通。
根本找死!從來沒人敢像這樣自嘲男人、反諷女人,狂妄卻誠實地精準挺入,激得人怒極摔書,一轉身又捨不得地撿回來。
《男人這東西》,將男人最私密的遐想、藉口(學名叫「謊言」)和行為扒得一絲不掛,女人讀了拍手叫好(或握拳喊殺),接著急忙回過頭來,彷彿才第一次看見身旁的他──
原來,男人真的不是什麼東西!他們是既可愛又可惡,帥氣與傻氣僅隔一線的外星生物。他們的語言被徹底解碼成了這本書,要瞭解男人,你非看不可。
本書特色
◎作者周若鵬自述:「寫《男人這東西》,看似一堆男人牢騷,在對女人控訴,其實別有用心。我固然要發牢騷尋找兄弟間的共鳴,但更希望女讀者能藉此看到男人心裡在想什麼(或者根本沒想什麼),從而更知道怎麼應對。」
◎問問你的男人:「你覺得,這些話有沒有道理啊?……」:
1.男人敢和女人鬥智,包死。
2.男人有時需要安靜獨處,但女人任何時候都需要講話,任何時候,任何。
3.女人的牢騷就像雨天,你怎麼可能「解決」雨天呢?
4.男人有兩件事你不能隨便批評,一是床上表現,二是開車。這兩件事有關聯──都是本能。
5.女人的字典裡只有她的道理,沒有你的道理。
6.女人的感受是感受,男人的感受是自作自受。
7.男人摸不透女人說的「隨便啦」,意思其實是:「你給我幾個建議,我來做決定。」
8.其實男人並不是存心說謊,他們只是把事情合理化。
9.男人不提分手。地球上男女分手情況只有兩類:第一類,是女人提出的;第二類,是男人讓女人提出的。
10.女人總說要鑽石並非貪慕虛榮,圖的只是個肯定。如果這是真心的說法,那麼求婚用的應該是一份人壽保單,不是比鑽石更有誠意,而且更靠得住嗎?
名人推薦
◎DRE(《指南》作者,傳奇部落客)專文作序推薦!
◎DRE(《指南》作者,傳奇部落客)推薦:「周若鵬對男女兩物種的觀察、描述,與見解,恍若盤空俯視的一架美軍UAV無人機,在那晃呀晃地,若無其事地,就高解析地記錄並分析了,包括地形、軍力布署,乃至於你內褲穿什麼顏色等不同的細節。那些內容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一點一點堆積出來的,歷經幾個寒暑,有歲月的印記。那印記的形狀,是男人心境上的變化,與思想上的成長。活過了,也死過了,他才寫得出,愛情二字的模樣。」
作者簡介
周若鵬
這個放眼當今談男談女最勇敢、犀利且特具魅力的男人,是詩人、作家,更是跨界演出者。
他曾獲得馬來西亞最大型文學獎「花蹤文學獎」新詩獎,著有多部散文集與詩集。並擔任「動地吟」總策劃,號召馬來西亞眾多詩人集詩曲朗誦與歌舞表演,做全國巡迴演出,追尋詩文的更大可能性。
他也是出版人,支持創作不遺餘力,現任大將出版社董事長。
但他其實是念電腦科學,創立了軟體公司「The Name Technology Sdn. Bhd」。
他也是魔術師,尤其擅長近身魔術的表演,在極貼近的距離之內施展各種細節巧法,祕訣則是洞察人性。
他還是個出色的賽車手,駕著蓮花跑車直駛向風暴中心。人生對他而言,正是如此。
寫《男人這東西》,他挺有職業道德地先從把自己「扒光」開始,將男人的牢騷和盤托出,同時「不小心」透露了男人不想讓女人知道的祕密,以及心事。
他是這麼看的:「男人長這樣,女人長那樣,累積四十載勇氣後老實說,反正年歲至此,大不了單身到死。」
哎,男人這東西。
推薦序
活過了也死過了,才寫得出愛情的模樣
文◎DRE(《指南》作者,傳奇部落客)
每個人,都自認自己是一名蚵仔麵線專家。
因為你我這一生都接觸過幾碗,碰到這個話題,隨便都能湊上幾句,裝一裝逼。這就是為什麼火箭專家那麼少,而兩性專家那麼多的原因。這種書的內容我向來不怎麼相信。他們全都以偏概全。我以偏概全地這麼覺得,直到碰上周若鵬。
寶瓶出版社的特使帶著刀前來,要我寫序的那天,我未多說二話,直接答應了,義氣是男人的包袱。並不是因為當下感覺龍體受到威脅,骨氣是男人的生命,那不過是把刀,又不是把鈔,你收起來吧。當然也是因為書好,雖然當時我根本還沒看書稿。我需要看嗎?我不用,默契是男人的天分,他們不會大老遠專程派人提著垃圾來找我的。
「請再給我一杯,一樣的,black,謝謝。」特使離開咖啡廳後,我換了個角落開始偷偷讀一讀稿子,此為風險評估之固定程序,不算俗辣。給人作序,如畫押做保,即使口頭答應,簽名之前仍得看一看,看完不高興後悔還來得及。尤其這些年門檻低,作家多如X了,我走在台北街頭,平均撞見十位兩性作家,還遇不上一條狗。所以偶爾有些作品,已不如X拉出來的一坨Y。當然也有些等於的。我對這類書的期待,早已死去。
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詩人,能是個例外嗎?
何況這本書不只寫男人,還寫女人。他鐵定會砸鍋的。
我們的智力,想同時了解男人與女人兩種生物是何等困難的事,那是分屬兩個平行領域的學問,好比我既知天文,又通地理;既耍關刀,還繡棉襖……既懂做菜,還擅做愛。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它就在我眼前上演著。周若鵬對男女兩物種的觀察、描述,與見解,恍若盤空俯視的一架美軍UAV無人機,在那晃呀晃地,若無其事地,就高解析地記錄並分析了,包括地形、軍力布署,乃至於你內褲穿什麼顏色等不同的細節。我看他如非智力異於常人,觀察力天賦異稟,那肯定是成天沉溺於男歡女愛之中。
放下杯子,我望向天花板發呆,挺想當場飛去安慰他,如果他媽當初沒把他生成天才,他一定能成為後者。
我一嫉妒,把書稿摔了,又撿回來,一如出版社特使臨去前的預言。心疼地拍一拍書皮上的灰,幸好它不是iPad電子檔。
那些內容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一點一點堆積出來的,從播種到萌芽到茁壯到開花到結果到剪枝,歷經幾個寒暑,有歲月的印記。那印記的形狀,是男人心境上的變化,與思想上的成長。活過了,也死過了,他才寫得出,愛情二字的模樣。於是我不想去摘錄和導讀,摘錄像在支解作者堆起的積木,我抽出一塊,說:「你看,這塊好。」顯得我這人很傻。而導讀,則是在汙辱你的智商,像在笑你是文盲。這不是一本童話故事,是經驗傳承……我一拍腦門兒,哎呀哇操,這書不會暢銷的,我心想。暢銷的是那種,無止盡催眠、討好,與攏絡讀者的那種,寫下一篇蠢話一篇廢話一篇屁話來安慰讀者的那種,其實整本也就一句,你是最好的,要好好愛自己的那種。而這本,太寫實。
不是嗎?地球上,銷量最大的罐裝咖啡,
都是加了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