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list◎洪嘉
平常價 $21.00《Playlist》 為洪嘉的首部同志小說。同志亦凡人,過著與異性 戀、雙性戀等等的平常人一樣的生活,受著相同的痛楚,患著相同的疾病,付出著沒有分別的愛。書中故事和流行曲都是主旋律,協奏出十多段來來去去 。男男關係正如奏樂,雙雙互為進退才奏成和弦。
《Playlist》拒絕營造異色奇觀,以平白日常,書寫男男愛慾故事 ——薄情戀人形象低調滲透多篇小說,不會和你擁抱成漩渦,只求隱藏 ego,化身成最近距離的旁觀者或最遠距離的當事人。然而那一切愛慾無異於我們所擁有的,所以無事不可對人言。
作者簡介:洪嘉。讀書、寫字、做飯、搵食的人。同志小說集《Playlist》作者。
(注:此書原先由水煮魚文化出版,目前由後話文字工作室代理。)
於是我坐下,聽調酒師M說關於H城的傳說◎譚以諾
平常價 $25.50在火光如雨的一個晚上,女戰士被駭客攻佔,頭昏腦脹間,與軍師秘密連線⋯⋯黑目被她溫暖的身體環抱著,等待異像的降臨,同時開始敘述H城的古老故事和末日傳說。
評論人、小說作家譚以諾寫作十年,第二部小說作品,繼續在縱橫交錯、荒誕瘋狂的香港出版。在譚以諾筆下,H城也許是香港的隱喻,趣怪離奇的事件隱隱似曾相識:住在龜背上的居民後來移居至陸上;有些人又從棺材中漂浮而來;花家靠種植香菇起家,在H城各個神秘地域尋找可以種香菇的土地,讓H城的人都「安居樂業」⋯⋯一個又一個發跡的傳說在充滿隱喻的H城裡悄悄探頭。
借董啟章的說法,H城的故事是這樣的:「不知為甚麼,讀譚以諾的新小說,立即有一種很強烈的網絡虛擬世界的感覺。我首先想到的是SimCity。可能是由於小說裡充滿著由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和區域,還有山、水、橋、牆、鐵道、街道,以及「種房子」的想像。種種指向背後,雖然好像都有現實的依據,但讀來又是那麼的充滿虛擬的味道。」
作者簡介:譚以諾,作家。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後修讀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文學碩士課程,研究香港文學及生態。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新媒體及影視創意寫作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課程主任。曾獲2010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文學評論組第一名。著有《於是我坐下,聽調酒師M說H城的傳說》、《黑目的快樂年代》。作品散見於《小說風》、《字花》、普普文化站。
曾撰寫關於黑目的故事,積存於家中。這些年來穿插於H城不同的空間,聆聽城市的故事,想像虛構的程度,練習與現實的結連,遂成此書。現在每天於酒吧渡日,繼續聆聽從調酒師口中而出的傳說。
餡餅盒子◎米哈
平常價 $26.00這個城市有一群平凡的人,他們善於隱藏自己,戴上面具假裝安分地生活,每天在十字路口和你擦身而過。當你停步細看,可能認出當中的誰和誰,臉容下的不安和疲累?米哈第一本小說集《餡餅盒子》,收錄六個未曾發表的故事,書寫這些沒有名字的人,他們的怪異、苦痛和徬徨。
作家陳慧的序言,點出了米哈的小說,正有一種日常生活中察覺不安定的敏銳:「父與子、徘徊在失落與陳舊邊緣的愛情、人的狷介與自大、個人的得失榮辱⋯⋯都是生活的微枝末節,偶然闖進的陌生小巷與灰暗角落。有些輕,而且緩慢,主題並不見得繁複,你大可以裝作沒看見,但忽然之間,有些甚麼發生了,而你感覺到震動。」
六個故事,六個平凡的人,《餡餅盒子》,剖開太陽底下彼此暗不見光的脆弱。
作者簡介:米哈。本名何建宗,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研究助理教授,同時任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藝術團體1a Space董事兼策展小組成員,以及香港文學館理事。以筆名米哈創作,文章散見於《明報》、《號外》、《字花》、《SAMPLE》等。
食字餐桌◎鄒芷茵
平常價 $28.00深夜、閱讀時餓了嗎?翻開《食字餐桌》吧!
無法解憂的時候來一客果醬蛋糕捲搭一杯紅茶;憶起舊地相思時吃一口陳皮紅豆沙;身在異地思鄉之夜嚐一碗沒有大地魚熬湯的雲吞;想要孤獨避世時憑空煮一碟意大利麵⋯⋯趁欲望仍未冷卻時盡快品嚐。《食字餐桌》與你回味字裡人間中逐漸消逝的味道與情感外,還娓娓道來飲食的知識與資訊:你知道村上春樹怎樣泡製意大利麵嗎?《脂胭扣》裡最毒的毒藥不是鴉片,你知道是甚麼嗎?《烈佬傳》其實遍佈道道佳餚,你有發現嗎?〈斷背山〉的牛仔談情時喝的野外咖啡怎樣煮出來,你有印象嗎?鄒芷茵會在書中逐一告訴你。
如果閱讀和思考令你愈來愈餓,書中還為你配搭了12個小食譜,簡易輕巧,只要拿出食材,動起手來,便能接通不同時代,跳進菜餚的記憶。要趁熱,把腦中的幻想和欲望——實現,讓閱讀滋養你的胃,和心。
郭詩詠、陳子謙、葉梓誦(《SAMPLE》雜誌總編)極度識食推介!
本書作為一本飲食誌,它一方面來自作者的回憶、生活點滴和情感,另方面建基於豐富的知識和閱讀經驗。芷茵出入於中外文學和流行文化,從施耐庵、魯迅到張愛玲,從卡夫卡、海明威到村上春樹,從福爾摩斯、機動警察到湯川學,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食譜更是信手拈來。由口中的食物想到讀過的書,憑字裡行間的線索重構人間色香味。吃和閱讀,互相牽引,最後融於一體。——郭詩詠(香港學者及作家)
芷茵的筆法靈動,在知識之海中如魚得水,一個奇喻就上天下地。〈雲吞的年華〉寫離港詩人的鄉愁,從雲吞想到東方之珠,就是神來之筆︰「雲吞扁圓,形狀不大對稱,表面凹凸不平、佈滿皺紋,是顆有點乾枯的東方之珠。」東方之珠早就是發霉的老比喻了,但配上「不大對稱」、「凹凸不平、佈滿皺紋」以至「乾枯」的形容,盡洗美好的形象。——陳子謙(香港學者及作家)
《食字餐桌》所寫的,常是一些家常場景、個人瑣事,由此折入各類文學與影視作品。文本裡的飲食場景,也在對照間充盈起來,化作一頁頁食譜,盛載生存的欲念、時代的味道、感官的記憶。——葉梓誦(《SAMPLE樣本》雜誌總編)
作家簡介:鄒芷茵.。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職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從事香港地誌、報刊及飲食文學研究。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創作包括現代散文、現代詩、現代小說。
琉璃脆◎小西
平常價 $28.50在消失之前,以詩銘刻所有
羅貴祥、曹疏影、陳智德攜手推介
「我們沒有忘記
在那些眼淚之間
我們用紙重新打造
我們的神像
讓廣場的氣味
汗水、血跡、耳語
為我們打開
回家的路
重聚」一一〈神像〉
「請不要說,愛就是虛無
在我們的身前,在我們的身後
在虛無中說愛從來沒有實現
說我們從來沒有遇見
在日子到來之前
請不要放棄請不要忘記」一一〈在這城市的心臟地帶〉
《琉璃脆》是香港詩人小西的第二本詩集,收錄2004-2019年間,共70首詩作。
小西的詩簡約內斂,無論是旅居異地的體會、生活閃現的靈光,乃至同代人的歷史傷痕,或澄明或迷惘,一一成為他筆下的題材。「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語出《金瓶梅》,恰恰總結了詩人過去數十年的生命感受。宇宙變幻,世事莫測,面對流轉不定的時代,詩是修行、是覺悟,也是深情的陪伴。願以此書,獻給所有在這個時代受傷的靈魂。
「讀著小西這七十首短詩,不單是匆匆似就了結矣的感覺,他的作品彷彿要人想像,表述意象與文字描畫的物事之外,總牽扯著另一度時空,其異質性混淆了以為確定的、書面上的實相與時序。在一個字旁,一句句子之後,在某一個幽暗角落,隱然存在另一個世界,一個文字指向卻又未生成的世界,似明若滅,已打開又未打開,一貫的懸疑未決,忐忑不定。」一一評論人羅貴
「小西喜歡在實的地方拿捏到虛,不是避閃,而是作為立足之地,把光線反射回來。反對不是自由,虛空中蓄勢而發,才是自由。」一一詩人曹疏影
「小西把曾經澄澈的還以澄澈,但願澄澈記住此世曾有小西。世間無序地、無法止息地一明一滅,我能感受他的憤慨也是一種洞明。時間過了一半,可知已逾泰半?如果詩歌有涯如同吾生預言,但願數十年同行如夢如小西。」一一評論人、詩人陳智德
詩人簡介:小西。香港中文大學通識課程講師。寫詩起家,但大半生寫評論比創作還要多。撰寫藝術評論多年,身逢亂世,近年則以書寫文化政治評論為主。著有詩集《貓河》與散文集《微閱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