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bert Camus
- André Aciman
- BL進化論
- 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
- La Peste
- Michel Houellebecq
- Sérotonine
- call me by your name
- 中村明日美子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其他
- 卡繆
- 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
- 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
- 古典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灣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志文學
- 吳妍蓉
- 周天派
- 嚴慧瑩
- 國學潮人誌
- 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怡慧
- 小說
- 島嶼派
- 性別研究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書
- 李屏瑤
- 歷史
- 海外
- 王磊
- 米榭‧韋勒貝克
- 繁體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華文
- 血清素
- 血清素(時代的挑釁者──韋勒貝克再掀文壇巨浪之作)(Sérotonine)
- 詩
- 顏湘如
- 馬來西亞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大旺
- 鼠疫

【預購】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溝口彰子(譯者:黃大旺)(繪者:中村明日美子)
平常價 $32.00第一手文化、性別研究 揭開男男魅惑人心的祕密
ˇ中村明日美子手繪唯美書衣,雙封面深情呈現
ˇ橫跨50年BL發展歷史 ˇ超過80部BL作品介紹
ˇBL名作《純情羅曼史》、《同級生》、《野性類戀人》、《東京心中》全解析徹底明白BL的魔力!
「BL不斷追求和提示的,是對所有人來說自由且宜居的社會適應方式。作者懷著愛意,冷静的分析了這項事實。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下定决心熱愛BL。」——三浦紫苑(直木賞得獎作家)
BL(Boy's Love),是男性與男性之間由戀愛發展出來的各種故事。從森茉莉在七○年代的美少年小說作為「BL始祖」,到現在各種漫畫、小說、動畫、電影,BL提供多重的樂趣,滿足了各式各樣的想像。
然而,喜愛BL的妳/你是否曾經想過:
為什麼BL的讀者與創作者,幾乎是異性戀女性?
BL故事中的女性為什麼反而經常缺席?
為什麼「攻」在侵犯「受」以後,「受」仍會愛上「攻」?
「我才不是同性戀,只是喜歡的人剛好是男生!」這句經典告白,其實流露出恐同意識?
甚至,曾有男同志公開批判BL愛好者,掀起一場激烈論戰?
BL研究者溝口彰子從BL的歷史說起,從耽美幻想到與現實接軌,BL創作中蘊含的性別意識,以及在社會風氣影響下的變革。也正是這些思想上的互相激盪,催生出更多不受性別規範、具包容性的作品,成為一個持續「進化」的活動!
溝口彰子 Mizoguchi Akiko
重度BL愛好者。視覺與文化研究博士。目前任教於學習院大學研究所、共立女子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法政大學、明治學院大學與早稻田大學等校。
溝口自大學畢業後就從事時尚、美術相關職業,同時也致力於日本LGBT族群活動,於東京中野區設立女同志/女雙性戀社團「LOUD」,並創辦東京國際同志影展。她於一九九八年前往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研究所進修,接觸到酷兒文化理論,決意研究BL以及女性的性別意識。
本書是溝口第一本著作,系統地回顧總結了從二十世紀六○年代起至現在的BL文化發展、創作者和受眾的意識,以及在社會中立場地位的變化。
繪者簡介
中村明日美子
二○○○年出道的漫畫家,作品多為異色魔幻風格,代表作為《同级生》、《J的故事》、《哥白尼的呼吸》等。其中,《同级生》及衍生系列數次入榜日本年度漫畫指標「這本BL不得了!」並改編為動畫電影。除了漫畫之外,中村也跨足時尚雜誌插畫,以其一貫大膽前衛的風格征服觀眾。
譯者簡介
黃大旺
先天性表演者。高雄路竹人,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北市。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譯著包括關谷英里子《商務英語不NG: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系列(博碩)、大竹昭子《日本寫真50年》、藤原新也《東京漂流》、平野甲賀《我的手繪字》(臉譜出版source書系)、飯澤耕太郎《私寫真論》(田園城市)等。

【預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電影書衣典藏版‧扉頁印製簽名名句紀念)(Call Me By Your Name)◎安德列·艾席蒙(André Aciman)(譯者:吳妍蓉)
平常價 $22.00《池畔迷情》盧卡‧格達戈尼諾執導╳艾米‧漢默、堤摩西‧查拉梅主演
☆永誌不忘經典收藏☆
絕美電影書衣╳作者手抄雋永金句╳扉頁簽名印製紀念
永誌不忘
給那一年的我和你
給所有即將成為永恆的瞬間
◆2007年《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2007年《紐約時報》注目好書
◆2007年《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
◆美國《Future Canon》雜誌選書
◆2007年《芝加哥論壇報》最愛圖書
◆2007年《西雅圖時報》書評人厄普丘奇(Michael Upchurch)年度最愛好書
◆2007年美國AMAZON網路書店年度好書、編輯年度好書百選、最佳小說首作、最佳同志小說
內容簡介
如果我們再次相見,
請記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而我,也同樣會用我的名字呼喚你。
十七歲那年的夏天,艾里歐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從此一分為二,
一半是遇見奧利佛之前,另一半是在那之後。
奧利佛的來訪驚擾了小城寧靜的空氣,
他讓午後暖風更加騷動,讓每一次沉默都成為試探。
隔鄰的房間、曖昧的池畔、夜半的足音、走廊上相互追逐的眼神,
艾里歐常想,如果沒有那些刻骨銘心的夜晚,他會不會朝生命的另一條路走去?
如果兩人不曾感受過彼此,他是否永不可能成為現在的自己?
是如何突如其來又猛烈的愛,緊縛兩人的身與心⋯⋯
是如何灼燒靈魂的六個星期,在他們心裡留下一生的印記⋯⋯
▍好評推薦:這部作品是奇蹟!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深深感動你的臟腑,喜歡勇敢、尖銳、狂喜、赤裸、殘忍、溫柔、人性與美麗的散文,那麼你找對書了。如果你無法面對這本小說即將在你內心喚起的強烈懊悔,或記起渴求某個人勝過人生任何事物所帶來的痛苦、得到或失去某樣近乎完全瞭然的東西而來的猛烈折磨,那麼請不要讀這本書。如果你喜歡經過審查的文學作品,那麼也請不要讀這本書。否則,請翻開封面,讓作者艾席蒙拉開催淚彈的保險梢。」──《愛的歷史》作者/尼可.克勞斯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一本美麗與智慧兼具的書,分毫不差地以既輕盈又凝縮的謹慎,寫作其戲劇場面每一刻的精確真實。這本書將巧妙地立足於書架上介於詹姆斯.鮑德溫《喬凡尼的房間》(Giovanni’s Room)與愛德蒙.懷特《男孩故事》(A Boy’s Own Story)之間的位置。這也是一本絕佳的小說,描述地中海夏日感官的光芒,與充滿欲望的日日夜夜。艾席蒙的非小說作品一直清楚地告訴我們,有朝一日他會寫出一本很棒的小說,然而這部作品卻是奇蹟。」──《大師》作者/柯姆.托賓
「艾席蒙的散文活現了感情上的每一個迴旋與退縮處,每一個發出和撤回的信號……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每個句子、每種痛苦,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每一陣令人頭暈的激動感都流露出了真實性。」──《西雅圖時報》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很熱門。這是一個成長過程的故事,一個出櫃的故事,一個對於歲月和欲望的普魯斯特式冥想,一封情書,一種召喚魔咒以及類似墓誌銘的東西,《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本異常美的書。」──《紐約時報》書評
安德列.艾席蒙André Aciman
一九五一年生於埃及,在家裡說法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等多國語言環境下成長,然而因猶太身分,雙親遭埃及政府驅逐出境,之後他們成為義大利公民,於一九六八年搬至紐約。後來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他曾於普林斯頓與紐約大學任教,現於紐約市立大學教授比較文學與普魯斯特。他的著作超過八部以上,包括改編為電影、榮獲浪達文學年度好書獎、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等多項大獎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懷丁作家獎的自傳回憶錄《Out of Egypt》,《紐約時報》書評推薦本書具有馬奎斯與契訶夫的寫作風格。
相關著作:《愛的變奏曲(《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作者最新作品.扉頁印製簽名名句典藏版)》
譯者簡介
吳妍蓉
美國天普大學傳播碩士,台大哲學碩士。譯過許多電影與影集,以及包括《胡迪尼的秘密世界》、《基督的最後七天》、《Art Nouveau世界珍品蒐藏圖鑑》、《宗教百科全書》等書。

【預購】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王磊
平常價 $25.00
★ 一本書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 超過400萬次讀者點贊、1.3億次播放的抖音大號「講歷史的王老師」作品
★ 5大類主題,66個話題,近40張珍貴史料插圖,從衣食住行講到社會文化,帶你看清最真實的古人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汪柏年(國立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呂 捷(歷史老師)
黃春木(教育部師鐸獎得主、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專業推薦
你嚮往穿越回古代當古人嗎?如果你真能穿越,那麼回到哪個朝代最幸福?
你追了很多古裝電視劇,但你真的知道古人如何吃喝拉撒睡、平常又是怎麼過日子?
本書從真正的庶民生活角度切入,融合歷史考證,帶你看古人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生活智慧!
你能想像古人沒有衛生紙要怎麼上廁所?古人到底刷不刷牙?
古人說話也用文言文嗎?我們聽得懂古人說話嗎?古代從事哪個行業最賺錢?
為什麼古人酒量這麼好?古人可以娶幾個老婆?古代能離婚嗎?
古人有夜生活嗎?古代有快遞嗎?古代沒有冷氣要怎麼度過炎炎夏日?
別擔心,讓本書告訴你這些古人的日常生活瑣事:原來,古人自有好辦法!
本書作者是位中學歷史老師,歷史底蘊深厚不說,最難得的是擁有幽默的天賦把歷史講成一個又一個好笑的段子,用最日常的生活瑣事解答了你對古人生活的所有疑問,從衣食住行講到社會文化,覆蓋古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每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背後,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撐,既漲知識也長見識,讓你一面捧腹大笑,一面能具體想像古人真實的生活細節,滿足你對古人的一切好奇。原來,古人是這樣過日子!我們許多的日常用語、習俗,原來是這樣演變流傳而來!
王磊(講歷史的王老師)
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任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學生們對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興趣,但平時的歷史教學很少涉及這方面內容,於是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地傳播這些知識。
從2018年5月起,他以「講歷史的王老師」為名,在大陸抖音APP上專門介紹有關古代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歷史知識,涉及衣食住行、戀愛婚姻、風俗娛樂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腦洞大開的問題,乾貨十足的知識點,再加上王老師作為東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講解,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跟完全部視頻。

【預購】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李屏瑤
平常價 $24.00獻給所有「非典型」、與這世道扞格不入的你;
動搖陽剛與陰柔的對立,我們只需要成為自己。
江鵝、柯裕棻、連俞涵、湯舒雯、黃麗群、謝盈萱——熱情加蓋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如果沒有柔軟的內裡,人其實看不見旁人蒙遭的對待哪裡出了錯,越在細微處污損的正義,越需要幽深的受痛點,才偵測得出來。⋯⋯
李屏瑤是什麼樣的女生?是非常柔軟的女生。柔軟,所以強韌。」——江鵝
◎ 本書特色
★ 台北文學年金入圍、台北文學獎劇本獎得主李屏瑤新作,Okapi破萬點閱率專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結集,新增多篇文章。
★ 作者第一部深度自剖成長散文,撕下禁錮台灣女生的性別標籤,書寫當代「非典型」年輕人身陷的難題與處境。
★ 與父親訣別、向媽媽出櫃,透過反覆磕碰挫傷的成長痛,在疾速社會移徙下重新定義並構築自我。
◎ 本書內容
「身分證數字開頭為2,非典型女生樣,
過30歲不婚不嫁,其他人都以譴責的目光望向你,
這樣的我,感覺像是大家族裡的違章建築,
容我以鐵皮加蓋的角度,寫冷暖分明的成長觀察。」——李屏瑤
女生該是什麼樣子?女生該怎麼穿、怎麼吃、怎麼生活?
為什麼有個「典型」女生中央伍,必須時刻對齊?
從裙子的尺度到頭髮的長度、走路的弧度到坐姿的角度,
就連胸部到底該收該放,該擠該束,時時刻刻都需要留心。
最難的不是做不到,而是差一點!
三代同堂大家族,孩子們便當一字排開,
最大、最多汁的雞腿始終落在表弟飯盒裡;
同樣偷吃冰箱切片西瓜,男孩就是頑皮可被原諒,
女孩則特別有事,被打被罵被罰跪,她們總是先被問罪的一群⋯⋯
當場景定焦於校園,走出長髮馬尾溫柔樣、細弱蚊蠅女孩嗓,
球場厲聲還擊的被笑「男人婆」,
終當不成父權主旋律下的花瓶襯底;
再說那進一步、退兩步的同志出櫃歷程,
彷彿綿延一千集的恐怖鄉土劇,
穿過質疑與嘲弄聲不斷的地獄森林,
必須吃過很多頓飯、過上很多平凡的日子,
才有一點點情節推進⋯⋯
李屏瑤在失眠中晃蕩,與貓為伴,本書以其成長切面、生活感思及各種閱讀軌跡,從家族和校園順著生理男運轉的烏托邦,自便當、躲避球等細微物事,直擊性別被標籤禁錮的現場。那些上不了主桌、沒有菜色選擇權且時時負罪的女孩與女人,從文字泛出成為你我周遭一張張寫實臉孔。作者以「大家族中的違章建築」定義自己、質問社會並勇於衝撞出答案,那每一回的微小堅持,是那麼費力,又如此真心。
▍到底,是父親節還是兒童節?
三十歲左右我才體認到,有些父親從來沒準備好要當父親,他們比較適合過兒童節。只是父母要活得夠久,我們才有和解的可能。但我願意單方面發出原諒的訊息,往某個浩瀚無垠之處。父親節快樂,以及兒童節快樂。
▍關於制服,我們有無選擇?
我已經不太記得了。成長期間有過太多標籤跟綽號,不一定來自同學,可能還是師長帶頭的,許多事都不是國小的我有能力理解的。只是我當時還是長頭髮,綁著馬尾、雙馬尾,甚至公主頭去上學,穿著跟其他女生一樣的吊帶裙制服,戴著女生款的黃色小圓帽。雖然我覺得男生的棒球帽款式好看多了,只是一開始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被罵是沒有原因的?!
有一天我發現,表弟即使在沙發上跳都不會有事,都被輕輕放過,永遠都是表姊們、表妹、我會被罵。我問「為什麼」,那當然是沒有答案的。大家開始乖乖坐著了,甚至把腳合攏了。但是只要表弟站了、跳了,我就跟著做一樣的動作。表弟沒事,我去找牆角罰跪,跪的次數多了,還練就一邊跪一邊寫作業的特殊能力。但我純粹想要一個答案,找不到,只好反覆去跑跳,去撞鐵絲網,直到撞破一個洞。
▍女生樣到底是怎樣?!
女生是怕體育課的,女生是數學不好的,女生是愛哭柔弱的⋯⋯那些關於女生的規範,如同《惡靈古堡》裡的雷射切割線,妳即便躲過一道又一道,最後還是會鋪天蓋地向妳而來,躲都躲不掉。女生面臨的不是玻璃天花板,而是玻璃棺材,言行舉止皆被束縛。看似要等到一個戀屍癖王子救援,逃進婚姻,變成已婚婦女或媽媽之後,這些束縛才會自動降低門檻。接著,又馬上為妳套上新的枷鎖,又有新的規則得去對抗、或是打破。
作者簡介
李屏瑤
一九八四年出生,台北蘆洲人,文字工作者。中山女高、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北藝大劇本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二○一六年二月出版首部小說《向光植物》;二○一七年出版劇本書《無眠》,並以舞台劇本《家族排列》獲台北文學獎優等獎;二○一八年以《同志百工圖》入選台北文學年金。
【推薦序】李屏瑤是什麼樣的女生? / 江鵝
最初認識李屏瑤的時候,她是採訪者。她盯著我說話的臉,隨句讀點頭,說嗯,嗯嗯。抓到關鍵字寫進筆記本,再抬起頭對上我的瞬間,眼裡露出即時的體貼,和劑量微薄的拘謹。
拘謹的人不是沒有熱情,而是太能察覺旁人的起伏,所以盡量避免在舉止上帶來擾動,即使看似定靜,其實身處忙碌的訊息處理狀態,內在消化量極為龐大。身在採訪現場的她和我,各以最專業的開朗大方遮覆本命的拘謹,完成工作,但我嗅出一絲熟悉,她也是纖細敏感的同類。所以後來看到她一再站在正義失衡事件的入口處,手舉旗幟,讓大家留意高處的那個誰或什麼不妥當的時候,我不無驚訝她竟然願意挺在那樣消耗精神的位置。不能想像面色平靜的她,鎮定自己的力氣從哪裡來。
專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開始刊載後,疑問終於得以解答。能站在箭靶處主張公平,當然因為強韌,但我未能意料的是,原來這股強韌來自她內裡錯綜而多面的柔軟。如果沒有柔軟的內裡,人其實看不見旁人蒙遭的對待哪裡出了錯,越在細微處污損的正義,越需要幽深的受痛點,才偵測得出來。
可能早在懂得拘謹以前,她已經開始蒐集自己與旁人遭逢的痛點。從表弟的雞腿便當、紙山上的養樂多女孩、市場裡的雞爪攤老闆娘、緊追公車黑煙確認稚女學會搭乘的母親、讓女兒到工廠領取零花的父親,在新公園裡要求女生保護的建中男生、甚至是凌晨超市貨架上的那些凹罐,一個一個,都是人生躲避球場上的凌厲殺球,而且以鍛鍊身體強壯意志為名,在人間偽居正當。
能在幼年領悟優異成績等同生存保障的女孩,比誰都看得出如何才是成年女性最安全省力的道路,但她不在那些路上。熟諳人間賽則不等於欣求每一款獎盃,成人社會裡各種比躲避球更蠻橫的集體霸凌,她在看穿後萬不能隱入姑息的圍觀群眾,扮演默許雞腿應該留給男孩的大人。即使許多人已經在痛點磨出老繭以後,淡忘曾經的驚愕憤怒,她卻默默收存著每一個當時的柔軟,這個擅長讀書考試的女人打算用一生作答的測驗,是以平權為題的活體申論。坦然站上箭靶處的她,顯然已經為當年在雞腿便當前沒問出口的那句「這樣公平嗎?」找到答案:不公平。不可以。那些理由都不是理由。社會的公平的確路阻且長,但在抵達真正的公平以前,卻也沒有任何一個犧牲是活該。
「在人多的時候不能從眾,躲不掉的時候更不能逃跑,直球對決是非常痛的,但可能是唯一的生存之道。」我幾乎能夠想像,這句話如果不是靜默對著電腦打字,而是親身傳授給某個還在場上流淚閃躲的人,她開口時眼裡必然閃耀著理解與堅定的光,語畢浮現慰解的微笑,帶著我見過的那分拘謹體貼。
李屏瑤是什麼樣的女生?是非常柔軟的女生。柔軟,所以強韌。

【預購】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宋怡慧
平常價 $28.00 出題上榜率最高的12位潮人物;
戰勝學測,108課綱多元選修必讀!
那些被追捧的古人,在暨定的形象之下,還有哪些不同的姿態、不同的「潮」
十二位最潮的古人物、十二篇最潮的生命故事,有趣有料的潮閱讀
※隨書附贈 古代潮人物精美插畫 明信片2張(12款隨機出貨)
廣大年輕學子、教師最喜愛的中學名師——宋怡慧
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專業國學知識及風趣生動的文筆,引領我們一探古代名人的生命流轉、處世風範,幫助我們增進爆表的求知信心,學習滿滿的生存智慧。
全書除了十二位名人精采爆棚的人氣故事,還附有他(她)們重要的代表作,以及十二星座與這些人物性格的對照閱讀,一次擁有兼具知識與趣味的人文學習。
特別推薦——
吳家德(唯賀國際餐飲總經理/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凌性傑(建中國文教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張明文(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曼娟(作家/教授)、許榮哲(《故事課》作者)、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番紅花(親職/飲食作家)、黃震南(「活水來冊」藏書家)、厭世國文老師(《厭世廢文觀止》作者)、鄭俊德(粉絲團閱讀人創辦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歐陽立中(丹鳳高中國文教師/暢銷作家)(依姓氏筆劃)
暨108位國內外專業名人、校長、主任、教師
地表最強的國際學校總裁——孔子是教師界的網紅(水瓶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孔子?)
他靠輸贏得人生的勝局——異次元空間書寫者蒲松齡(雙魚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蒲松齡?)
他並不完美,卻是好感度最高的潮男——第一名的圈粉高手蘇東坡(牡羊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蘇東坡?)
在世界的喧囂之外——安靜做自己的司馬遷(金牛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司馬遷?)
戰國奇葩說盟主——予豈好辯哉的孟子大大(雙子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孟子?)
因詞而生的佛系雅痞皇帝——官三代的模範生李煜(巨蟹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李煜?)
如何讓老闆離不開你?——李斯的說話術讓你贏得主管緣(獅子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李斯?)
史上最萌的國民女神——李清照的美麗與哀愁(處女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李清照?)
厭世隱者養成記——陶潛做自己的勇氣(天秤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陶潛?)
熱門雜劇手藝人的職人路——東方的莎士比亞關漢卿(天蠍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關漢卿?)
搞熱它!不怕冷場的社交男神——白居易好人緣的吸引力法則(射手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白居易?)
宅男不壞卻惹人愛——歸有光的安靜魅力(魔羯座的你會愛上這樣的歸有光?)
孔子的跨國教育學校為何可以圈粉三千?那些慕名而來、拋家棄子的海內外留學生,有的出身寒門,有的可是富二代,孔子有什麼魅力,能讓這些迷弟們愛得七暈八素?
孔子的國際素養學校最重視公民意識x道德力。這個跨國國際學校把道德教育擺第一,奠定中國後代對士階級的標準是文德兼備,為學利他的重要價值觀,也讓他和蘇格拉底並稱東西方教育圈最閃亮的超級明星。
一個曾被山東學界稱為最會考試的學霸蒲松齡,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便大膽地在八股文的格式中,瀟灑地寫出近乎記敘體的文章,並獲得主考官施閏章破格替他獨樹一格的文章背書,讓他成為名滿天下的寫作天才。但學霸頭銜讓蒲松齡的好運來得太早也太急促,這次的榮耀加身彷若用罄未來顯達的可能。終其一生,蒲松齡沒有再領過任何一張八股考試錄取的合格書,只有不斷在科舉考試的奔波中,安頓自己落榜的傷心、失落的惆悵。
蒲松齡七十多年的人生,努力不懈地追求一個難圓的科舉夢,上天沒給他機會實現,反給他一個窮困潦倒的生命出口——從失敗中發揮天馬行空的故事力,完成一部充滿異次元空間想像的《聊齋誌異》。《聊齋誌異》在中國文學史稱霸一方,甚至衝出國際,影響後世甚鉅,讓《聊齋誌異》在中國的地位,猶如《一千零一夜》之在西方的文學成就。
堪稱史上最會生活的藝術家——蘇東坡,他「以詩撩妹」?這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寄託蘇軾初遇紅粉知己朝雲時,怦然心動的畫面;蘇軾對生命中的三位重要的女性,有情有義,除了為朝雲寫下大量詩文,還曾寫《江城子》悼念王弗,也寫過《蝶戀花》紀念閏之夫人……。我們都知道,蘇東坡的一生,是用自己所謂的「自由」去生活的,即便「被別人討厭」了,哥還是活得很瀟灑、很自在。這麼威的一個人,讓他的作品連續榮登好幾個朝代好感度第一,無論你是厭世派,也想替他點個讚;無論你是戀世派,你也想替他貼個愛心。這位潮男界大名鼎鼎的奇男子,活脫就是每個人心中想要活出的模樣。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除了累積豐富的知識,父親司馬談送給弱冠之年司馬遷的生日禮物,就是讓他真實地大江南北走一回,實行一趟全國的「Gap Year壯遊」。司馬遷不只玩得有深度,還帶回寫史的任務:他從遊歷的過程獲取當地人口口相傳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驗證書中知識的真偽。哥的「背包客Online」不是到風景景點自拍上傳,炫富討讚,他所遊歷的足跡,都是他完成史記的重要素材……。《史記》一如司馬遷的一生,追求的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社會實錄精神,身為一位具有批判反抗精神的史官,司馬遷思想比同代人站得更高,綻放的生命光彩比帝王更亮,一代史聖安靜寫史,不計個人榮辱毀譽的悲壯人生,讓我們在喧囂之外,尋回生命初始的美麗與安靜。
你會花錢做SPA、吃大餐、買車、買包?還是會花錢買仁、買義、買美德?戰國時代有個人,他不管國君懂不懂,每天抓著他們不放,說仁道義,不只臉不紅氣不喘,還優雅得很。他相信人生一切難題,唯有「仁」可以給你答案。他更是推銷王道的超級業務員。他究竟是何方神聖?他是孟子,戰國時代思想家、政治家,更是當代舌戰群雄的儒家代表。別人談的是名和利,他反其道而行,和你談仁說義?且看他如何從零說到最後,竟變成戰國奇葩說擂台賽的盟主!
生於浪漫七夕的李煜,此生彷彿為愛情所生,也為多情而死。雅痞皇帝親手打造的南唐時尚,風靡一時,曾幾何時,他還是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質感的時尚之王?酒過三巡,他提起筆寫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中之帝李煜,因才華而生,因才華而死,七夕既是李煜的生日,也是他的忌日。他的愛情是一場又一場回不去的傷悲悔很,他的國家是一個又一個的曇花哀愁……
南唐小國,因李煜的忍辱,沒有生民塗炭的戰火,李煜沒有在逐鹿中原中成為叱吒風雲的王者,卻成了換取黎民片刻平安、且在詞壇掀起士大夫詞的一代詞聖。「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煜人生的成敗得失,端看你從哪個面向來思量了……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名人,他靠說話術贏得主管緣,並且讓老闆離不開他,這個人是誰?——他是李斯。李斯曾面對一次狠狠被炒魷魚的窘狀,在秦王下令驅逐異國客卿時,以〈諫逐客書〉解決他和老闆的心結與矛盾,讓自己瞬間變身為職場紅人;他有效的溝通,蒐集好所有的資料與情報,展現自己對話中對老闆與工作的尊重,靠這次掏心的談判,不只被秦王政所採納,還在不久後官至廷尉。他創造了歷史上逆轉勝的說話高績效,李斯的作法可作為我們職場溝通術的不敗指標。
翻開中國文學史,能有「國民女神」封號的,能讓18~80歲男女都喜歡、念念不忘的,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永遠萌妹李清照了。
李清照偶爾填個詞、唱個歌,發張美圖,人氣就爆棚。她的每一闕詞都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闕闕都榮登宋詞婉約派經典首選,但不要以為她只會寫些閨房小事,憂國憂民的女神,對政治的見識一點都不輸給男性。她不只做自己,還能引領時尚風潮;她置身在男性詞壇中,仍傲然地綻放亙古耀眼的光芒;她面對感情,從少女時代的天真浪漫,戀愛時大膽示愛的傻萌呆,到婚後的忠誠堅忍……在宋代禮教至上的社會,女性看似是男性的附庸,她卻掙脫了這樣的束縛,因才情而取得思想的制高點,創下宋詞的輝煌歲月,成就了自成一家的詞壇翹楚。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可算是個不當官比當官還紅的魯蛇界奇蹟。陶潛哥雖是厭世隱者,但他任性辭官後的隱逸詩,卻帶給後代努力生活的文壇弟弟們,滿滿的心靈雞湯。蘇軾還邊讀邊看到淵明哥跳出來對他握拳說:東坡,今天也要加油!哥知道你的苦悶,讀首〈歸園田居〉,解放禁錮的靈魂。喝杯好酒,消消悶氣,你可以和哥一樣當個有型有格的厭世隱者——人生不是只能當失語症的上班族,你還可以選擇當開心農場的老闆。哥也曾想在官場認真打拚,闖出自己的事業。身為一個落魄的官三代,哥也是滿腔俠氣,想要濟世救民。只是東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社會階級與士庶界限嚴格規範讓他像猛龍困淺灘。閱讀陶淵明詩作要帶著厭世隱者濾鏡,你才讀得出至清至淡背後濃濃的超凡隱者味,你得夠犀利,才能發現陶淵明不是在無病呻吟。不說謊、不做作,不做則已,一做就能做到位的,唯有陶淵明。
關漢卿是落魄儒生變身為編劇一把手的典範,也是戲曲界最閃亮的明星。他不只把前代未完成的戲曲加以改革,甚至完成元雜劇的體裁,作品雅俗兼收,每部作品、每齣戲都給閱聽人耳目一新的驚喜。不只搶下戲曲創作祖師爺的名號,還被西方戲劇界稱之「東方的莎士比亞」。關漢卿寫戲愛戲,以「說故事」為職志,是當時產出好故事的正字標記,只要海報印上了他的名字,大家就開始沒天沒夜地追戲。他人緣好,組編劇團,栽培新人,創作不輟;只要他在,編劇班學員爆滿,一堆讀書人都想當小編劇,都想跟著他學習寫劇爆紅的技巧。
他催激出全民的戲劇魂,讓填詞譜曲不再是上流社會的專利。他寫的劇呈現元曲特有的思想性與獨特的藝術性,不僅書寫痛斥黑暗腐敗社會的輓歌,也勾勒筆下小人物溫暖明亮的High歌。關漢卿讓知識分子走出書房,走進庶民的社交聚會,你不用一輩子都為了榜上有名而讀書,放心做自己就對了。
唐代還沒有互聯網,有人就懂社交紅利的重要。這個人懂得用社交傳播個人理念,掌握文壇火紅話題。他懂得:誰掌握了社交,就擁有了人脈,誰掌握了人脈,就能讓自己在居不易的長安「安身立命」。這個人就是——白居易!
他是點播率最高、改編率爆量的作品〈琵琶行〉的作者,他擁有地表最強的「控場力」,他的群組,不是你按個讚,發個好友邀請就能進圈。白哥不只懂得外交手腕,對身邊的好友圈,也是講求「門當戶對」的。他活躍中唐社交圈,更是中唐當之無愧的流行歌王。
中國第一宅男歸有光,背後有四個重要的女人力挺著,不只是阿宅生命溫柔的陪伴,也是他面對命運挑戰的堅強後盾。因為宅,反而凸顯他讀書的天賦,也讓他走過顛簸坎坷的科舉路。六十歲才中進士,但光哥相信成功是留給努力的人,即便運氣一直不站在他這邊,他仍是堅毅地走出一條正直善良的宅男之路。歸有光就像好老公市場不斷攀升的潛力股,後來逆勢攀升為「明文第一」。歸有光實踐了「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擺脫考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悲情,化身為教人如何寫出好文章的犀利導師!
12位古名人,12篇潮閱讀。本書是高中國文科名師宋怡慧,為新課綱傷腦筋的學生師長、為喜歡中國國學的大眾讀者,精心撰寫的一本兼具趣味與知識的新潮國學書。
全書收錄12位在中國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名人的生命故事。這些人選,精選自中學必選的古文作家,時代橫跨先秦到清朝,所選人物都是當朝最火且最具現代借鑑特色的名家。有大家最喜愛的「男神女神」蘇東坡、李清照,「公關高手」李斯、白居易,「敢於做自己」的司馬遷、陶淵明,「生活藝術家」關漢卿……等。每一篇文,宋怡慧以她多年的教學經驗及深厚的國學涵養,用時下年輕人喜愛的時潮用語,融入人物獨特的性格描寫,並且在適當的橋段,援引該篇人物的重要代表作原文,隨後自然融入白話解讀,讓全篇可以讀到人物的性格特質、作品的特色,並且點出可供現代人學習的要點精華。可謂雅俗共賞,新潮又有內涵。每篇開頭並有對該位古人的性格分析,與十二星座作參照,更添閱讀樂趣;真正引導讀者發掘國學鑑古知今的樂趣與價值。
宋怡慧
師大國文系畢業、政大國文教學碩士班畢業。目前擔任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聯合線上專欄作家、《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駐站作家、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2019年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諮詢委員、文化部第39次線上主題書展策展人、文化部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審。
推動閱讀經歷豐厚完整,曾受邀台灣各大報章雜誌及電視節目進行閱讀教育議題之專訪,被媒體譽為「閱讀傳道士」。
獎項與殊榮
教育部第一屆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教育部表揚高中職圖書館暨推動閱讀優秀人員、第六、七、八屆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論壇論文發表人、教育部服務學習獎勵計畫課程教案高中職組特優、106年國文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成果發表最佳演示獎、新北市三級社群貢獻平台領導人、新北市閱讀衛星教師特優、新北市貢獻平台團隊領導人、《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創意教師、201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得獎人、2019年未來教育台灣100、新北市國中小學閱讀行動研究特優、新北市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新北市閱讀服務特色學習教案特優獎、學習楷模王社團指導老師。
著作
《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大閱讀──讓孩子學會27種關鍵能力》、《療癒26顆破碎的心──怡慧老師的閱讀課》、《說個好故事,讓世界記住你!TEDxTaipei行動夢想家教你用8分鐘散播好點子,改變全世界!》、《見字如晤──那些古人書信中最美麗的想念與遇見,帶領我們跨越千年,重拾未曾遺忘的感動》、《星讀物語──怡慧老師十二星座的閱讀配對處方箋》、《用書脫魯──一生的閱讀術》。
Facebook追蹤:宋怡慧
Facebook粉絲專頁:怡慧老師~我們「愛讀書」
相關著作:《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獨家限量親簽珍藏版)》
我和怡慧老師不見已兩年餘,我最不能忘懷的,是她的背影。
「敏鎬,你是不是不知道怎麼開頭,所以想亂掰?」編輯冷冷地看著我。
「沒……沒有,絕對沒有。」因為被罵了,迫不得已,要正經推薦了。
其實我跟怡慧老師並沒有見過面(之前去高雄玩可能有看到背影),但拜緣分所賜,我無意間拜讀了老師(我跟編輯間都稱呼為怡慧女神) 不少著作,那時便知道老師很擅長以溫柔婉約卻不失詼諧幽默的口吻去探索每一個人生的艱難主題。
而開啟這些主題討論的鑰匙,就是「閱讀」。
古文閱讀的推廣一直都受困於「時空」、「詞語」,我們沒辦法體會幾千年前古人的真正心態(當你帶著現在價值觀去解讀,你已經錯過事情的原貌了呀!)、也被大量的文言文詞彙語法整得七葷八素(萬惡的訓詁!) 漢初古今文爭尚且如此,現代人又怎麼能避免「誤讀」這種尷尬處境呢? 但「誤讀」這種尷尬並不是什麼壞事,也正因為這種「美好」的尷尬,閱讀這種「小小的叛逆」才在強調服從、紀律的人類生活中顯得彌足珍貴。
我很喜歡看電影跟Youtube,前者可以用兩個小時讓你沉浸在一個夢裡,後者則是能用幾分鐘讓你獲得超乎意料的資訊跟娛樂。而閱讀往往要花上一兩個晚上,感覺貌似CP值不高。
那為何還要閱讀?閱讀對我們有甚麼用?
原因無他,就是怡慧老師曾提到的:「讀懂人的元素,然後去讀自己。」
「項羽本紀」是我很喜歡的史傳文章,起先看到項羽見秦始皇出巡高呼:「彼可取而代之!」我心想這傢伙是在跩屁?人家一統六國你不過就一個鄉下沒落貴族,這勇氣是梁靜茹給你的嗎?到後來在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以寡擊眾,我看過不少楚漢相爭電視劇,但沒有一部能像司馬遷文章中描述得如此令人震撼。「項羽最得意之戰,太史公最得意之文。」看完當下我久久不能言語,因為相比懦弱的諸侯、混亂的年代,項羽的霸氣實在太耀眼、沉重!讓身為凡人的我只能一旁掩卷屏息。
再就司馬遷的身世結合起來,就不難明白他為何在項羽這個「失敗者」身上投注如此心力。從少懷大志到獲罪入獄,一生受盡屈辱 (至於有多屈辱,怡慧老師書裡有介紹,小弟就不暴雷了) 這些經歷,讓他比起成功者更能看出失敗者身上有多少可貴之處。項羽優柔寡斷、喜怒無常,卻又豪氣過人、霸氣無雙,細觀項羽本紀,直到烏江自刎的最後一幕,司馬遷依舊滿懷呵護看著這個自己筆下的英雄。正因為他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對命運的無奈、對自己的不甘,一樣的躊躇滿志,到頭來卻又一樣面臨挫敗。
「失敗者的璀璨,只有同為失敗者的人才懂。」縱使相差了幾千年,我們依舊能感受到太史公伏案的激動,這就是閱讀的趣味。擺脫正常思維的閱讀,讓我們除了接收資訊時,更會投入對主角的幻想、作者的了解、自己的反思。而比起電影跟網路影片,閱讀能給我們更多時間,更多和自己對談的時間。
從古人叛逆、創意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我在怡慧老師這本《國學潮人誌》裡所看見的生存要訣。
「但古人離我們那麼遠?那些思維都過氣了吧?」這是另一個我常聽到的問題。
「過氣個屁,是你沒有重新感受。」我翻著白眼回答。
人類總是在進步,但某些部分仍不知長進,所以古人曾有的惆悵、困擾,現代人也無可避免。但在怡慧老師妙筆下,這本書除了教你用不同方式去解讀文本,更會深入去剖析古人的人格特質、生平經略、思想著述。十二位「文學潮牌」的生平傳奇,被精鍊地以星座跟時代串聯起來! 更精采的是,許多古人的一言一行,無形中都牢牢契合住現在人的價值觀。讀完這本書,你可以去重新在眼前建構一個嶄新的古人。而親切又飽富生活感的譬喻,能讓閱讀者彷彿身歷其境,親自感受古人當下的思考掙扎、心路歷程,卻又不失趣味性。
想像一下,一個溫柔細膩的聲音,正向你娓娓道來,古今男女的悲歡離合、命運糾葛…… (怎麼有點像八點檔旁白?)
「我就是不想照你們的陳腐方式寫考卷!」一個拒絕科舉的叛逆書生正振筆疾書。
「我爸是你的死敵,但無奈我愛上了你。」宋朝版羅密歐跟茱麗葉悄悄上演。
「因為非本國籍要被公司開除,看我加倍奉還!」咸陽朝廷中,一場腥風血雨的官場鬥爭才剛拉起序幕…… (古人的生平,真的比八點檔還離奇。)
在這本書中:孔子不再是教科書上遙遠的聖賢偉人,搖身一變成為「跨界思考」、「全人教育」、「領先業界幾千年」的超級教師;李煜也不僅是詩詞中悲催的亡國之君,而是走出華麗宮殿,找回自我的一介凡人;歸有光與他的神秘書齋,在平凡的家庭生活背後竟藏著字字血淚;蒲松齡多年應試不第,原因竟是他的才氣天賦和骨子裡的叛逆性格,一堆國文課本不會寫的事,通通都齊聚在此。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經典裡中的各種思想激盪、人生百味,無奈被升學主義跟枯燥背誦幽禁,令人拒之門外,像《牡丹亭》的麗娘般花樣年華卻只能枯坐大宅子裡發愁,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輕輕敲開那扇門,用嶄新的心態去面對佳人,譜出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戀曲。
倘若你厭倦了課本跟考卷? 翻開這本《國學潮人誌》,絕對能幫助你撥開與古人之間的那層迷霧!

【預購】血清素(時代的挑釁者──韋勒貝克再掀文壇巨浪之作)(Sérotonine)◎ 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譯者:嚴慧瑩)
平常價 $28.00繼卡繆之後法國文壇第一人
2020年國際布克獎入圍作品
《時代雜誌》、《衛報》、《旁觀者》等各大國際媒體讚譽
小說家 朱嘉漢 專文導讀
他還想相信幸福,還想要愛,
然而因為血清素過低,悲傷正在慢慢殺死他。
▍書名釋義:什麼是「血清素」?
在人類中樞神經中合成的血清素,其功能包括部分認知能力、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等。當血清素代謝速度過快,或是合成量減少時,就有可能引發憂鬱情緒。本書主角正是因為血清素過低而深受折磨。
▍墮落是進行式:小說家朱嘉漢專文導讀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二○一○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沉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沉淪的一部分。不管是世界還是自己,即使感到頹廢到底了,還能更頹廢。
▍封面設計概念:設計師/聶永真
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設計獎、IF傳達設計獎。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
出版作品有《Re:沒有代表作》、《FW:永真急制》、《不妥》。
「這次封面使用了正在脫妝溶解的和平符號,喻示在宏觀敘事(Metanarrative)理想主義的面目與信仰之外,實際世界同步運作中的憂鬱的現實、信念的虛無。脫妝和平符號的印刷,刮兩次較厚的手工網印,上下網印的覆蓋面積不同,使視覺上帶著塗料不均的厚度。」
▍litterateur書系 樹立歐美文學地標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朱嘉漢(作家)、房慧真(作家‧記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陳榮彬(譯者‧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凱麟(作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廖梅璇(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特色
1. 繼《屈服》之後,韋勒貝克以《血清素》中的農民抗爭,再一次與二〇一八年底至二〇一九年初法國發生的黃背心運動呼應,儘管許多人認為此書驚世駭俗,也有人認為此書預言了該社會運動的背景與脈絡,是一部精準的社會觀察。
2. 《血清素》甫問世即在法國暢銷,並迅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法國首刷三十二萬冊,短短兩個月狂銷逾二十九萬冊。
3. 本書以白人男性個人性生活的殞落隱喻西方文明的衰落,敘事者以《異鄉人》式的冷酷指出世界的荒謬,對當代歐洲的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嚴苛批評,集詼諧、自嘲、政治不正確,以及存在焦慮於一書。
▍內容簡介
我已知道生命的確是枉然,
藥物無法改變現況,只是帶來安眠,
幫助人活下去,並且自欺欺人……
弗洛朗是個四十六歲的農業工程師,在農業部任職高階主管,負責歐盟農業計畫的討論。雖然頭銜聽起來光鮮亮麗,其實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政治與意識形態之前毫無意義。
離開早就貌合神離的女友後,他從孕育孤獨的巴黎來到農村,與行跡落魄、以農業為理想的好友重聚。人際關係貧乏、對生命沒有期待,對世間大多數事物沒有共鳴,漸漸只能靠著菸、酒或是抗憂鬱藥度日。當年輕時代的理想破滅,在彷彿被世界遺忘的荒涼之中,茫然與憤怒在濃霧中悄然醞釀著讓人不安的氛圍。
本書描寫一個最有道德瑕疵、最擅長激怒讀者的男主角。他曾不止一次接近愛情,但一手搞砸。他無止境地批評所處的世界,卻只是跟著沉淪。他待人疏離又冷漠,毫不客氣地挑戰當代主流社會的信念,也讓始終脅迫人類存有的虛無感無所遁形。此書咸認是對於法國農民處境、貧富差距等當代社會問題的精準觀察。最終,那些儼然挑釁的、讓人皺眉的獨白宛如一面面鏡子,幽幽映照出隱藏在正向積極「政治正確」的口號下,當代社會的焦慮、恐懼、孤獨,以及仇恨……
▍媒體評論
儘管沒有很多讀者能夠擁抱韋勒貝克的世界觀,但這並非我們閱讀韋勒貝克小說的重點。──《時代雜誌》
韋勒貝克的書寫靈巧而幽默,儘管看起來簡單──有多少小說家能夠讓你連連嘆氣、大笑,然後一直讀下去?作為最了解這個時代、最深切咒罵這個時代,也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小說家,他的名氣絕非空穴來風。──《旁觀者》
卡通式的暴力、粗俗、乖僻,卻讓人著迷。這本書披著憂鬱的外衣,讓心靈也彷彿被潮濕的衣服包覆著,就像在一場秋季大雨中行走數個小時。──《書籍平台》
今年沒有任何小說能比《血清素》更貼合時事了。韋勒貝克對愛情和性愛的描繪一向極其直白,他並清楚地揭示,在當今社會中,快樂被簡化為青春肉體和慾望,因而僅僅淪為自由貿易的犧牲品。──《標準晚報》
韋勒貝克的所有作品都勢必引起浪潮,《血清素》也不例外。這是一部荒涼卻毫不妥協的小說。同時,小說本身所提出的尖銳問題,也讓人感覺到它的重要。──《星期日報》
《血清素》挑戰其讀者,使他們對那些拒絕「官方憐憫」、於當前政治氛圍中難以引起同情的人保持柔軟的心。這些人包括酪農,以及孤獨的白人男性們。《血清素》如同韋勒貝克的其他作品,有趣、充斥情色場景,而且無理地讓人不敢置信。但這同時也是一本在道德面向上必須嚴肅以對的小說,考驗著我們有多少同理心,是否有可能隨著對象同理心的欠缺而有所改變。──《洛杉磯書評》
▍精采引文
我能在孤獨中活的快樂嗎?我不認為。更廣義地說,我能活得快樂嗎?我想這種問題最好避免問。
對女人來說,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一種爆發的、天翻地覆的力量。女人身上表現的愛是自然界能看到的最巨大的自然現象,必須戒慎恐懼,這是和地震、氣候極端翻轉同樣格局的創造力道,它會建造出另一個生物系統、另一個生態環境、另一個宇宙。
男人呢,一開始會比較保留,他讚佩也尊重這種感情上的爆發,但不全然明瞭,覺得搞得天翻地覆有點怪異。但他會慢慢改變,慢慢捲入女人創造出的熱情和愉悅的漩渦,更準確地說,他感激女人的意志,無條件且純然的意志,所以他了解──儘管喜歡陰道經常被插入、最好天天被插是女人的嚴格要求,因為這是一般情況下愛情的表現──這個意志本身是出於絕對的善意。
轉來轉去好像全都是烹飪節目,烹飪節目成長比率真是嚇人,相對的,大部分電視台不再出現情色節目。法國,也或許整個西方世界無疑正在退化到「口欲期」──這是套用奧地利那個可笑丑角的術語。
湯瑪斯.曼他自己──這是極為嚴重的一點──也無法逃過對年輕和貌美的迷戀,乃至最終把年輕貌美置於一切之上,置於所有的智力和道德能力之上,說了一大堆之後,面對年輕貌美他也是毫無保留、卑鄙地沉溺其中。因此,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未能提供任何道德上的益處或優化,因為就在同年代,恰恰和湯瑪斯.曼同年代的普魯斯特 在〈重現的時光〉中以令人讚賞的坦誠結論說:不只上流世界的人際關係,甚至友誼都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單純只是浪費時間而已。而且和世人以為的相反,他需要的不是知性的討論,而是「和如花少女淡淡的愛戀」。
▍延伸閱讀:麥田新書系litterateur
▶為什麼我們讀litterateur?
二十一世紀已是一切都有答案的時代,
我們卻不是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生活總困在日復一日的變形記裡,
我們也還是那個無處可去的異鄉人。
和我們一起在歐美重量名家的千言萬語裡跋山涉水,
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課題,
用一份新時代的閱讀清單面對。
在政治、宗教、性別、文化的精神迷霧裡,
堅持仍以文學為尺標,
全面掃視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神祕的心靈風景。
▶litterateur書系書單
米榭‧韋勒貝克《屈服》
薩爾曼‧魯西迪《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
朱利安‧拔恩斯《生命的測量》
多麗絲‧萊辛《祖母,親愛的》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
艾希克‧維雅《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米榭‧韋勒貝克《血清素》
約翰‧伯格《婚禮之途》
2020.2021年即將出版——(書名、出版順序暫定)
約翰‧伯格《婚禮之途》
霍華‧傑可布森《J的缺席》
薩爾曼‧魯西迪《黃金之家》
米榭‧韋勒貝克 Michel Houellebecq(1958.02.26-)
法國小說家、詩人、電影導演。一九五八年生於法屬留尼旺島,幼時於阿爾及利亞長大,六歲移居法國,十九歲起開始寫文學評論與詩。一九八五年,公開發表詩作。一九九一年,出版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傳記散文《Contre le monde, contre la vie》。一九九四年,憑藉小說處女作《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嶄露頭角,躍升為文壇新星。
此後,韋勒貝克每次發表作品都必為當年法國文壇最大事件。他的第二部小說《無愛繁殖》對文明的精闢解構教世人驚駭,一年銷售五十萬冊,更榮獲法國十一月文學獎、都柏林文學獎。《情色度假村》的買春主題和陰暗尖銳的書寫再次引發話題,這一回不僅廣受矚目,也引起種族歧視和宗教仇恨的批評反彈。榮獲法國同盟文學獎的《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以複製人與永生談生命意義,叩問人類的前景。《誰殺了韋勒貝克》中,韋勒貝克虛構了一位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作家之死,終於拿下兩度擦身而過的法國文壇最高榮譽龔固爾文學獎。
韋勒貝克的直白文筆雖遭戲稱「無風格」,卻被公認最善捕捉現代歐陸的孤獨精神與虛無氛圍,他的小說往往充滿反動精神,關注被消費主義餵養的生活和人類文明的衰敗,小說人物對於生命的波動,只有反英雄式的掙扎,並不積極投入,也不刻意排拒;對於生之意義,並不深刻咀嚼,只是任之淡出。時至今日,韋勒貝克已是世界最重要作家之一,他被譽為繼卡繆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家,也是最誠實質問生存意義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於全球發行。
最新長篇小說《血清素》於二〇一九年推出,除了延續韋勒貝克一貫的爭議性之外,也大力批判政治人物操作意識形態,為了堅持自由貿易而無視當地農民處境,以及個人生存於此種官僚體系之中的無力感。彼時歐洲正值經濟動盪,意識形態漸趨兩極化;而敘事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有志難伸,但又非真正的弱勢族群,最終只得寄託於享樂主義,在虛空中步入毀滅。此書被許多人認為是對於法國農民處境、貧富差距,以及「政治認同形同身分認同」的精準觀察,甚至有人認為此部作品是繼《屈服》之後的另一部預言小說,其背景、故事內容皆與二〇一八年底如火如荼的黃背心運動相互呼應。
譯者簡介
嚴慧瑩
台灣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專職文學翻譯。譯有《終極美味》、《灰色的靈魂》、《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獨子》、《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反抗者》、《如果麥子不死》等書。
序
朱嘉漢
閱讀韋勒貝克的小說,如同見證著文明的頹廢。早期作品有較激烈的批判,但進入二〇一〇年後的韋勒貝克,已經悄悄轉變風格,更為消極地去觀察世界。
可憎的是,墮落從未結束。因為頹廢不是個固定狀態,而是個沉淪的動態。才明白墮落像是現在分詞,而不是過去分詞;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而自身並非只是被動,而是推動沉淪的一部分。不管是世界還是自己,即使感到頹廢到底了,還能更頹廢。
諷刺在於,韋勒貝克對於西歐文明墮落、敗德、虛偽的諷刺本身,竟完全回返到作品被對待的方式。譬如,他如此嘲諷資本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價值與制度、其一切的語言與感知方式,並在書裡展現大量政治不正確的發言,也理所當然被憎惡。然而,這本最新的小說《血清素》的首刷就到達三十萬本。更諷刺在此:法國新聞台進行街訪與問卷調查,題目為「會不會讀韋勒貝克最新小說?」而並不意外的,以多數「不看」的結果作收。且不論對比其銷量,光是做此調查,以及這般提問(還有哪個作家的新書會讓新聞台這樣提問?),就能明白他的作品與形象多麼牽動法國社會的敏感神經。
回到小說本身。韋勒貝克長期以來一直練習的,是用每一本第一人稱敘事小說(只有《無愛繁殖》例外),將小說語言自我風格化為一個純粹的沉淪的聲音。韋勒貝克的小說迷人(困惑人)之處,重點不僅在於故事,不僅在於敘事者所闡述之事,而在於其語調。他被文學批評貼上的「無風格」標籤,長期讀下來,無非是一種「惰性」。或以羅蘭巴特的分類,是種「中性」的聲音。換句話說,與其說他是消極負面,他更像是一種中性與惰性,連詛咒、憎恨、反對的意志都沒有。
《血清素》的敘事不僅同屬於這樣的聲音。韋勒貝克似乎拋卻了在《誰殺了韋勒貝克》後半展現的強烈的、作者自我消滅的暴力欲望,或是《屈服》裡放下所有的自尊的投降姿態。打從這個對自己名字尷尬的弗洛朗-克洛德·拉普斯特說話開始,就已經是一個徹底喪失情感,對ㄧ切難以感受,徒剩厭惡的言說主體。
如果帶有警覺心,會發現這一回《血清素》的敘事者,自始至終都帶著特殊的生理感去感受與看待這世界。敘事者依賴著Captorix,一種「藉由腸胃系統的粘膜胞吐作用,強化血清素釋放」的藥物。對於抑制憂鬱有效,但副作用則是噁心想吐、性欲消失、性無能。
《血清素》的敘事話語,可以說是一種性無能者的語言。雖然他宣稱自己沒有噁心的症狀,實際上他看著的一切,都令他無比噁心。遠比沙特的《嘔吐》更為荒謬難忍的狀態。或許服用這種藥物的作用,確切來說像是緩刑,避免了憂鬱致死卻同時延長了生命的地獄:「它不會創造、也不會轉變什麼,它的作用只是詮釋。它會把已成定論的變成過度,把已經是無法阻止的將之淡化。」這點讓人想起同樣永無止境在惡的地平線上漫遊的作家塞利納(Céline)。
這本《血清素》彷彿宣告著韋勒貝克「無愛書寫」的終極階段。過往充斥在小說的麻木性愛成癮,依賴著性愛而絕望地夢想著一點點的人性情感;過去貫串著眾多「愛的不能」主調,到了這裡赤裸的性無能。敘事者所說的「故事開始」,僅僅是偶遇兩位女子而引起的,一陣久違的性欲。而世界絕望如此徹底,這位看似優渥的白人中產階級,不但無緣擁有豔遇,而且感到再也不會有了。性的徹底無能,性欲的消失,其實正是某種死刑宣判,再也沒有任何一點可能去愛了。
《血清素》承接著過往小說的自我放逐傾向,這回不需要額外的特殊設定(《一座島嶼的可能性》的末世觀,或是《屈服》的近未來法國迅速伊斯蘭化的反烏托邦)。只需要簡單的幾個步驟,像他這樣徹底失望、感到噁心的白人男子,就可以「失蹤」於社會系統中。
不過,這樣的放逐,既不真正地解脫,至少擺脫不了悲傷。敘事者無論如何在過程中對過往懺情,或稍微想對現況有所反應(包括學習開槍),都一再推向更無能為力的境地(例如最高潮的抗爭暴力場景)。如果這世界是個地獄,你我都逃不了。
「我覺得你正在死於哀傷。」故事中的醫生對敘事者這樣說。不過,其實,世界也在死於哀傷:「反正這世界是死了,對我來說是死了,但也不僅對我來說,它就是單純地死了。」
希望?何必呢?韋勒貝克無論如何是坦承的。他在結尾再清楚不過地說,其實我們終究是受眷顧的。那些「喘不過氣的愛,那些領悟,那些狂喜」,一切這些我們無法解釋的,甚至未知因而失落的事,對愛的不理解與不可能的感受,或許都是某種再也清楚不過的,關於上帝之愛存在的跡象。
只是尚待時間。
在此之前,用盡辦法苟活,屈服也好,倚靠血清素也好,活著就好,反正死亡終究會來。

【預購】鼠疫(La Peste)◎卡繆(Albert Camus)(譯者:顏湘如)
平常價 $23.00 《異鄉人》作者/存在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二十世紀法國文豪卡繆
在遍地鼠屍、鼠血橫流、屍臭沖天的疫病封鎖現場
直視人類恐懼、深入存在之輕與生命之重的小說創作
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吳錫德、作家童偉格導讀推薦
這些散布在歷史當中的一億具屍體,不過就是想像中的一縷煙罷了。
然而,在那縷沒有重量的輕煙裡,卻閃現著為生存而奮戰最根本的理由!
吱吱吱……吱吱吱……
一天,李厄在樓梯平台上踢到一隻死老鼠。當晚,李厄上樓回家,忽然看見走廊角落竄出一隻大老鼠,步伐有些不穩,隨後在原地打轉,最後倒地從微張的嘴吐出血來。
吱吱吱……吱吱吱……
就從這天開始,各處冒出猝死的老鼠屍體,緊接著是鄰人紛紛暴斃。政府只得將發生疫情的奧蘭市全城封鎖,連信件都不得流通。來自外地的旅人被困在這座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而當地市民與外地親人的重逢也顯得遙遙無期。
吱吱吱……吱吱吱……
這是高八度的喪鐘鐘聲,還是喚醒人心之善的低喃?在孤絕禁錮而束手無策的絕望情境中,你是否仍願為幸福做出最後一絲努力?
作者簡介
卡繆Albert Camus
菸不離手、笑看人世、洞悉人性、擁抱荒謬的性格大師
◆一九一三年生於北非阿爾及利亞,一九六○年於法國車禍驟逝。
◆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沙特並稱為二十世紀法國文壇雙璧。
◆文學上為存在主義大師,哲學上提出荒謬論,政治上曾先後投入共產主義與無政府主義陣營。
◆著有小說《異鄉人》(L'Etranger)、《鼠疫》(La Peste)、《墮落》(La Chute)、《快樂的死》(La Mort heureuse)、《第一人》(Le premier homme);短篇小說集《放逐與王國》(L'exil et le royaume);文集《非此非彼》(L'Envers et l'endroit)、《婚禮》(Noces)、《夏日》(L'Ete)、《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反叛者》(L'Homme revolte)、《札記》(Carnets);劇作《卡利古拉》(Caligula)、《修女安魂曲》(Requiem pour une nonne)、《誤會》(Le Malentendu)、《戒嚴》(L'Etat de siege)、《正義之士》(Les Justes)、《附魔者》(Les Possedes)等。
譯者簡介
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外遇不用翻譯》、《事發的十九分鐘》、《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催眠》、《資身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龍紋身的女孩:最終解密》、《毒物》等數十冊。

島嶼派◎周天派
平常價 $28.00竟此成為迷路的人
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備受矚目的年輕詩人周天派第一本詩集
─── 知名詩人、散文家、小說家、翻譯家、學者 傾心推薦 ───
管管‧楊澤‧陳黎‧劉克襄‧孫維民‧柯裕棻‧廖偉棠‧陳雨航‧陳子謙‧鄒佑昇
好評推薦/
【第三屆周夢蝶詩獎 • 評審評語】
詩人周天派這本詩集,乍看樸實無華,不見現代詩中慣見的,繁複的長句,跨句,在我們的閱讀經驗裏,似乎就少了一番氣勢。
的確,周天派詩寫得太乾淨了,除了遣詞命意明白易懂,他的機智,幽默也有點乾,甚至乾得很,英文說dry humor,不無讚美之意。他的詩完全不同於台灣時下的主流寫法,章法,縱使這在以黏膩,濕潤為尚的現代詩壇並不討好。
相對於其他人,他一點也不多產,但警策之作不少,既幽默又機警。其中寫景的句子尤其生動明亮極了,意象簡單,思考卻十分精要,精采,令人印象深刻。
此集堪稱洗練,節制而有深意,珠玉之篇(gems)甚多,甚耐細讀,多嚼幾遍後,原汁原味自現,是一部有人生歷練經驗的作品。
─── 詩人楊澤
管窺蠡測未見全局;是詩之境界,多言多錯。
詩之妙;永遠在虚無縹緲間,讀之餘味無窮,一說就破,焚琴煮鶴死在當下。
就如戀愛,展轉反側不能成眠。
好詩讀之如中毒,永難痊癒。好詩如伏羲創的八卦别無分號,千秋獨樹。
周天派某些小詩就給我中了毒,是詩毒,願意中,但是詩毒難醫也!
─── 詩人管管
多年前我在東華大學創作所教現代詩研究課時,以早慧之姿出現在我面前的周天派,已然是我的詩友兼老師了,他們幾位新銳年輕詩人課堂內外給我相當多的激發。如今天派這本獲獎的處女詩集《島嶼派》氣派問世,讓我再次眼前一亮。這些詩作清晰地告示著一種嶄新、晶亮、精鍊的詩風,並且——用他〈基礎詩歌〉這首詩的標題來說——儲蓄著眾多帶給閱讀者生之氣力與體悟的養料,曼妙地成為某種可以作為我們生活基礎的詩歌/詩意手冊。從〈夢想〉(「我們走在迷人的路/竟此成為迷路的人」)這樣的迷人警句,到〈生活〉就是「生吃活人」這種耀眼、醒目的「陰影的謎語」,我們彷彿咀嚼著一塊帶著獨特海的方糖、砂糖味道,鹽味、甜味參雜的「島嶼檸檬派」——其簡稱,就是在此令我們垂涎的《島嶼派》,或周天派。
─── 詩人陳黎
《島嶼派》的作品,有的輕盈,像一口迷你水果派;有的厚實,像靜坐千年的島嶼。周天派的小詩機智幽默,每一行都是敏捷的閃電,每每直指人心,也直指笑穴。有時候他的小詩也見柔情,而當他寫得再長一些,抒情的後勁就更重凌厲。
愛情的苦甜、時間的暗傷都是他一再回頭的主題,有時候寫得輕重難分。例如小詩〈舊識〉寫重遇喜歡自己的女生,詩人感慨「以前我們甚麼都沒做/現在她已有兩個小孩」。其中既有歲月的蒼涼,也藏著真誠得近乎滑稽的抱怨︰以前我們甚麼都沒做!居然甚麼都沒做!
人生得意需盡歡,讀詩大概也一樣。讓我們對號入座,迎接他在〈愛河〉的熱情邀請︰「我已經跳下去了,/你怎麼還在堤岸?」
各位讀者,還不趕緊來涼快涼快?
─── 詩人陳子謙
●
周天派出生於檳榔嶼喬治市,幼時在熱帶島嶼水上木屋傾聽海浪成長,十九歲赴臺留學,自此以臺灣島(高雄)為半個家鄉,畢業後至另一小島工作,每隔一段時日浪遊各地島嶼……寫詩逾十年,等一個機緣,終於結輯一冊《島嶼派》。
詩集分為七輯,收錄西子灣時期,花蓮小村時期,浪遊時期等不同階段六十餘首作品。
編排設計上,每一輯以數首小詩作序曲,亦為輯與輯之間的間奏,小詩合計四十首。
希望讓人讀起來有些意思,又不致太齊整,留些許空間放杯水,起身伸懶腰,聽一聽風聲海聲,看一看窗外光景,或攜帶出遊至遠近島嶼,分幾次讀,這樣剛好。
全書作品共百餘首,最末加上一首隱藏曲目(hidden track)。
●
詩人並不多產,然而不覺亦寫了十數載,首部詩集在語言,內容與形式上顯見廣泛而豐實的探索,真摯而深刻的詩心,且仍自成一派,贏得不同世代知名詩人、作家、學者齊聲推薦!
周夢蝶詩獎學會評審,臺灣詩壇祭酒楊澤更是讚譽:「周天派的詩完全不同於台灣時下的主流寫法,章法。既幽默又機警,有些寫景的句子尤其生動明亮極了,意象簡單,思考卻十分精要,精采,令人印象深刻。此集堪稱洗練,節制而有深意,珠玉之篇(gems)甚多,甚耐細讀,多嚼幾遍後,原汁原味自現,是一部有人生歷練經驗的作品。」
享譽國際詩壇的詩人、翻譯家陳黎亦如此褒揚:「天派這本獲獎的處女詩集《島嶼派》氣派問世,讓我再次眼前一亮。這些詩作清晰地告示著一種嶄新、晶亮、精鍊的詩風,並且儲蓄著眾多帶給閱讀者生之氣力與體悟的養料,曼妙地成為某種可以作為我們生活基礎的詩歌/詩意手冊。」
《島嶼派》選收不少令人擊節歎賞的小詩,散文詩與讀畫詩,確屬近年各地中文詩集所稀見,值得讀者關注。
倘若你是知音,當能聽見其中清朗嘹亮,純淨澄澈的獨唱,在一頁頁翻閱中召喚內在島嶼的海洋奏鳴曲。
帶這本《島嶼派》,到任何你想望的地方吧。當你以指尖翻閱世界如浪,願每一片浪花都懂你,願今日的你懂得過去,願你從明天起,做一個隨時出發,隨心安住的人。
願這本詩集,陪伴你於檳榔嶼,臺灣島,南丫島,海之京都,馬爾代夫,加勒比海,西班牙,大溪地,塔斯馬尼亞,西西里,冰島,北極……
作者簡介
周天派
Skypie
出生並成長於檳榔嶼姓氏橋水上木屋,十九歲赴臺留學。
海的孩子,色盲,麥兜粉絲。
喜歡小孩,詩,孟克柔,飛機餅乾。
偶爾在刷牙或騎車時,會想寫詩,想到美好與被傷害過的。
得過幾個不大不小的獎,愛過幾個不對不錯的人。
周天派,畢業於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中山大學中文系,
孔聖廟中華中學,輔友小學,春田花花幼稚園。
曾獲臺灣周夢蝶詩獎首獎,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新詩首獎,
《幼獅文藝》YOUTH SHOW與「菁世代」推薦創作者,
馬來西亞海鷗文學獎,《南洋商報》與《光華日報》副刊年度詩人,
新加坡全國詩歌節創作賽雙語首獎等。
著有詩集《島嶼派》。
facebook @ pie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