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一同:馬華同志小説選◎許通元編
平常價 $20.00內容簡介:
蒼蠅◎冼文光
平常價 $20.00内容简介
這是一部將國族、宗教、政治、鄰國關係、社會新聞、性愛,
小說中有很多名字可套出另一些東西,包括男主角與女配角等,
這是一部在地的前衛小說。
作者簡介
冼文光,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MIA),
曾組搖滾樂隊MUSHROOM/PROST於新加坡演出;
著有詩集《以光為食》、《RIZAL AVENUE菲律賓詩記》;長篇小說《情敵》;短篇小說集《
目前於新加坡從事廣告創意與作畫、
【預購】馬雲們◎冼文光
平常價 $24.00內容簡介
《馬雲們》是本虛擬的中長篇小說,作者是馬華文壇的知名作家冼文光。
這本小說是國內文壇較少作者觸及的”科幻”小說。機器複製人當道的虛擬世界,誰是馬雲? 人人都是馬雲? 從而道出人類生存的環境正急速改變,我們是建設者,還是破壞者? 還是根本就只是種種制度下的產物?
書中的中心思想是自主思維已是一套沒用的系統,生存其實是一個假像,意識只是個不斷在升值的App,什麼時候才是完整? 我是一個人?是一台機器?還是一個軟件? 而那有靈魂的機器和沒靈魂的肉體,差異在哪?馬雲跟我有關係嗎? 嘗試在母帶外,再弄出一個別的虛體? 那你為什麼會出現?因為你思故我在? 《馬雲們》, 有點卡夫卡,有點石黑一雄。
作者簡介
筆名冼式,1970年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 1992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 (MIA) 曾獲第二十五屆臺北聯合報文學獎新詩大獎等。
漫畫獲刊於美國、中國、韓國、泰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報章,歌曲收錄於新馬搖滾合輯與《吃風》(EATING AIR) 電影原聲帶 ,著有詩集《以光為食》、《RIZAL AVENUE:菲律賓詩記》, 《黒光/白影》 短篇小說集《柔佛海峽》、《男女之事》 長篇小說《情敵》、《蒼蠅》 繪本《CHINAX’PERIENCE》 目前從事廣告創意、詞曲創作、寫作與作畫。
情敵◎冼文光
平常價 $18.00
作者简介
【預購】卵生年代◎龔萬輝
平常價 $16.00
作者简介
【預購】詩的回憶及其他◎李有成
平常價 $26.00內容簡介
【預購】母音階:大山腳作家文學作品選集1957-2016◎辛金順主編
平常價 $24.00內 容 簡 介
檳城大山腳,是馬華文學重鎮,歷來作家詩人輩出,多有閃光。此書選入的二十六位作者,除了土生土長於大山腳之外,也包括曾在大山腳求學、工作,或後來移居於大山腳的創作者。
這批作者群的創作意識,相當統一的焦聚在自己成長的土地上:人物、歷史、習俗、民情、記憶和地理景觀,鋪展出在地的生活情態。
以伯公埕為信仰文化中心,日新中小學的教育搖籃,社團會館林立所形成的華人精神場所,其實都隱含著地方和情感的詩意召喚,共同孕育小鎮獨特的文學氛圍,也形塑了作家的特質和面貌。
山腳作家/詩人群象:
小說:游牧、林華、宋子衡、菊凡、陳政欣、小黑、朵拉、郭詩寧
散文:王葛、憂草、葉蕾、寒黎、陳天賜、趙少杰、菲爾
新詩:蕭艾、艾文、沙河、楊劍寒、陳強華、方路、張光達、吳龍川、邱琲鈞、張瑋栩、鄭田靖
主 編 簡 介
辛金順,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南華大學與拉曼大學等。
曾獲中國時報新詩首獎、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和散文優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新加坡方修文學獎新詩與散文首獎、馬來西亞海鷗文學獎新詩首獎與散文特優獎、府城文學新詩首獎、桃城文學新詩首獎、台中市文學新詩首獎、梁實秋散文特優獎、華僑聯合總會華文著述獎散文、新詩與人文學術著作首獎、大墩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灣省古典詩詞首獎等。
著有詩集:《風起的時候》、《最後的家園》、《詩圖誌》、《記憶書冊》、《說話》、《注音》、《在遠方》、《時光》、《詩/畫:對話》;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間萬事》、《月光照不回的路》、《私秘語》、《家國之幻》;論文集:《秘響交音──華語語系文學論集》;論著:《知識份子的存在與荒謬──錢鍾書小說的主題思想》、《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主編《時代、典律、本土性:馬華現代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時代新書:中國現代小說選》,及總編《馬來西亞潮籍作家作品集(1957-2014)》(新詩、散文、小說)等。
【預購】拼貼:馬來西亞◎辛金順
平常價 $22.00內容簡介
文學的地方記憶,或地方的文學書寫,都涉及了個人與集體的想像編碼,它形成了記憶儲存、繪製、創造和再現的功能演示。換句話說,一個小鎮的歷史,可以通過文學的符號系統加以保存下來,不論是通過詩、散文或小說,都可以經由個人記憶、經驗、生活情態與地方進行連結,由此而召喚出集體的認同意識,以及對家園/國的歸屬感。
辛金順以「拼貼」馬來西亞各地的城鎮做為旨向,建構視域下的地方詩誌,並讓詩與圖像/照片進行文本對照,或讓文字與影像連結,映現出地方和情感的詩意召喚。
書分三輯。輯一:地誌.拼圖;輯二:我的家庭(長詩);輯三:馬來西亞。
作者簡介
辛金順,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教於臺灣國立中正大學、南華大學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等。
曾獲中國時報新詩首獎、臺北文學獎新詩首獎和散文優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新加坡方修文學獎新詩與散文首獎、馬來西亞海鷗文學獎新詩首獎與散文特優獎、府城文學新詩首獎、桃城文學新詩首獎、臺中市文學新詩首獎、梁實秋散文特優獎、全球星雲文學獎、華僑聯合總會華文著述獎散文、新詩與人文學術著作首獎、大墩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臺灣省古典詩詞首獎等。
著有詩集:《風起的時候》、《最後的家園》、《詩圖誌》、《記憶書冊》、《說話》、《注音》、《在遠方》、《時光》、《詩/畫:對話》、《詞語》;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間萬事》、《月光照不回的路》、《私秘語》、《家國之幻》;論文集:《秘響交音──華語語系文學論集》;論著:《知識份子的存在與荒謬──錢鍾書小說的主題思想》、《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主編《馬華截句選》、《母音階:大山腳作家文學作品選集1957-2016》、《時代、典律、本土性:馬華現代詩論述》、《時代新書:中國現代小說選讀》,及總編《馬來西亞潮籍作家作品集(1957-2014)》(新詩、散文、小說)等。
【預購】貓住在一座熱帶原始森林◎林健文
平常價 $16.00內容簡介
林健文第一本詩集。
詩分六輯,詩人稱「系列詩」──有以動物、愛情、歷史、城市為題,繁衍出的系列詩作;也有以村上春樹書名為題,以及顛覆馬華小說、詩作篇名的「全新創作」。
詩人說:「或許我是把它當作一個企劃在做的,從收集資料,安排詩的內容等等,那就像是編排一場舞台劇,每首詩都有它特定的功用和粉飾,來帶出導演的主題。」
著名詩評者張光達為詩集作長序推薦:
「林健文的詩,拼貼都市生活即景,觀察城市中的人物,生命的浮光掠影與文字符號的互文交錯,充滿後現代書寫的特徵。
詩人觀閱城市中的歷史碎片,將這些散失或碎裂的歷史文化,藉詩句的現實生活片段/片斷形式,一一組織或縫補起來,讓讀者重新追記和確認,最為令人動容。」
詩人簡介
林健文,1973年生。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人,畢業於馬來西亞工藝大學工業科學系。曾參與工大文學組織「孤舟工作室」 ,出版合輯《本城花展》。
創作以詩為主,曾獲星洲日報第六屆花蹤文學獎新詩推薦獎、第四屆花蹤文學獎新詩佳作獎等。部分作品收入《馬華文學讀本I──赤道形聲》及《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
餘生◎黎紫書
平常價 $22.00內 容 簡 介
黎紫書從舊作中挑出四十七篇微型小說,再從尚未結集的作品中選出二十四篇,合成了這本自選集。這是她告別微型小說創作的一次回顧和總結。
黎紫書:「我不知道這一告別,何時才會再有自信回到微型小說的創作上,但想來必定不是三幾年內的事,而能不能回來終究也是說不定的。
這本集子裡的作品固然是我自己鍾愛或比較滿意的,我也希望通過它們,得以完整地向讀者呈現我過去所致力於建造的微型小說之城。」
林高(作家,新加坡作家協會受邀理事):「讀此集子,總覺得黎紫書在現實裡敘說故事,心情冷卻了,目光仍溫暖,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理解和關懷。」
黎紫書用心的地方,她的文字,是必須留心玩味的,尤其在情感轉折處,每每帶出詩意,使得小說的審美趣味更有不可捕捉的衍生。
作 者 簡 介
黎紫書,1971年生於怡保。
自1995年以來,屢屢贏得花踪、聯合報與時報等國內與海外的各項文學獎,也曾獲得大馬優秀青年作家獎,雲里風年度優秀作家獎,以及南洋華文文學獎等等。
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獲得第四屆紅樓夢長篇小說獎評審獎。
已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微型小說集以及散文集等著作,其中微型小說集計有《微型黎紫書》,《無巧不成書》及《簡寫》。
方路詩選I:1993-2013◎方路
平常價 $31.00內容簡介
號角舉起:馬華同志小說選2◎許通元主編
平常價 $27.00内容簡介
2007年,有人出版社出版了《有志一同:馬華同志小說選》,收入9篇同志題材的小說。12年後,許通元再度編選馬華同志小說,推出這本《號角舉起:馬華同志小說選Ⅱ》,續為馬華同志文學添寫新頁,拓展馬華同志小說的版圖。入選的同志小說,並不局限於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也包括其他性/別弱勢族群,統稱在LGBT的大傘下。
14篇入選小說如下:邁克〈花旦〉、雅蒙〈花非花〉、林艾霖〈我把貓交給他〉、夏紹華〈獨舞的身影〉、張永修〈校長的乾兒子〉、翁弦尉〈天光〉、陳志鴻〈出手〉、楊邦尼〈相遇的零度〉、黎紫書〈伊娃〉、棋子〈FAHAM〉、吳鑫霖〈我們在冰冷的島嶼上相擁〉、Hezt〈戒的誘惑〉、林韋地〈含含〉及許通元〈我的老師是恐怖分子〉。
作者简介
許通元,現任南方大學學院圖書館館長、馬華文學館主任、《蕉風》執行編輯、通識教育學士課程講師、《南方大學學報》編委及柔佛州作協聯委會主席。
著有小說集《雙鎮記》(2005)、極短篇小說集《埋葬山蛭》(2011)、散文集《等待鸚鵡螺》(2011)、詩集《養死一瓶乳酸菌》(2014)、短篇小說集《我的老師是恐怖分子》(2018)。
編著有《有志一同:馬華同志小說選》(2007)、合編著《新加坡華文文學五十年》(2015)、《魯迅在東南亞》(2017)、《五四在東南亚》(2019)等。
聯合執導紀錄片《隱現之間》(Faham,2018),在柔佛州的自由電影節首映。
吃時間◎曾翎龍
平常價 $29.00內容簡介
曾翎龍散文集,書分五輯。所收文章從2004年至2018年,它們都吃時間。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士毛月人,祖籍廣東惠陽。
曾獲花踪文學獎、海鷗文學獎,台灣時報文學獎、宗教文學獎等。2012年獲馬來西亞優秀青年作家獎。
現為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學海》周刊主編、有人出版社總編輯。
書 評
文學史外的江湖事——曾翎龍《吃時間》
文/伍燕翎(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能夠寫得一手好文的當代馬華散文家不多,曾翎龍是其一。他的散文好讀,也耐讀,流露出一股憂憂江湖氣,叫人流連世間時光。《吃時間》是詩人的第三本散文,然而打從《我也曾經放牧時間》和《回味江湖》開始,曾翎龍的散文早有定調:擅寫鄉土舊人舊事,筆調抒情、緬懷和感傷,用他自己的話或許更貼切:「總還有一股土味」。
現代讀者似乎浮躁得看不下太長的文字,這樣恰好可讀曾翎龍的散文。不是因為他的散文不長不短,而是他字裡行間恆常透出一份沉穩和內斂,儘管跟大多數生長在馬來西亞這個世代不少華人寫作者一樣,他對不少事也有所不忿和不平。
文壇上少有像他這樣多重身份的寫作人——作家、出版人和媒體人,在他的散文裡,也就多了那些文壇上的小掌故,關心和在乎馬華文學的人讀了多少有點牽掛。《吃時間》尤其後面三輯寫的文學事、文壇人,還有作家可貴的想法和評斷,誰又知道哪一天會是文學史外一章。
那些到來過的當代台灣作家朋友,馬華文壇出版現況、社會發展和文壇型態、華人文化與藝術、文學獎和作家寫作、作家和作家們的私交、作家的生活和文學養分等等,點線成面,交織出一幅當代馬華文學版圖。曾翎龍似乎真是八面玲瓏,他寫黃錦樹:「我覺得馬華文壇虧欠了他」;他寫陳雪風:「他都是那麼直挺的一個人」、「他便是這麼寂寞的一個人」;他寫陳大為鍾怡雯:「他們就靜靜過著自己的生活」,他寫高嘉謙:「我們需要黃錦樹,更需要更多的高嘉謙」,他寫李永平:「李永平當然是馬華作家,這是我們(馬來西亞)首先該有的文學史共識。他也是台灣作家,自有台灣文學史記得他。」
我想,被寫的人和閱讀的人都會喜歡曾翎龍的文字,絕不是為賣面子給這位出版人和寫作人,而是他的話說來中肯客觀,換言之,他堅持散文寫作必要的真心誠意。
好讀的散文需要一點生命歷練來積澱,才不會顯露刻意的匠氣。《吃時間》興許是真的是吃了很多時間,才冶煉出作家的心胸和筆下的慈悲。再次翻讀這些小文章,原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卻也記憶如昨。再過不久,馬華當代文學史將逐步成型,當代作家會塑造新的文學傳統,那時,曾翎龍的散文和他筆下的文壇舊事都是重要的腳注。
祝快樂掟日子◎祝快樂
平常價 $24.00内容簡介
祝快樂掟日子說:作者简介
祝快樂,生於一九七○年代。曾讀過藝術學院。做過報章雜誌網路等等媒體。寫過一些專欄。沒有得過任何文學獎。沒有成為了不起的人。目前旅居有著八百萬種死法的紐約。一直喜歡看書、漫畫和雜誌。現在喜歡日劇、散步、發呆、看臉書廢文。
推薦文
蔡均立Jon Dep(仲夏咖啡館老闆):
後來才知道,這位老朋友常常不動聲色,偷偷觀察世情,多年後收錄成文字像煙花在書裡綻放,回憶起和她在Mamak檔邊吃Indo Mee邊聊電影的時光,她的觀點總是能顛覆我原有的想法,把我面前的那碟乾撈即食麵變成了蘑菇意大利麵。
蔡興隆(On The Road咖啡館老闆):
祝快樂的文字,輕盈通透,讀完像被陽光溫柔灑過,我私心佩服這樣的文字,是我寫不出來的繁複風格,如果你沒有像她一樣喜愛村上喜愛小津喜歡卡謬,沒有她獨特的敏銳的天份,任誰也寫不出那樣精熟又親切的文字。
讀她的文字,就是自自然然的舒服,像疼愛的貓咪躺在胸膛上發出呼嚕呼嚕聲,那種舒服。我們如此慶幸,終於等到祝快樂推出她第一本散文集。
曾子曰(媒體人/文字人):
以前她叫蘇善安時,我已經是她的忠實讀者,我喜歡看她寫電影、人物、雜誌、時尚等流行文化,喜歡看她在字裡行間像精靈般跳舞。我期待她這一本書少說也有二十五年,我人已老,她的文字還是一樣時髦,這就是我心目中永遠大唔透的祝快樂。
孫德俊(馬來西亞數碼協會主席,逾期詩人/影評人):
我在祝快樂還沒成為祝快樂之前,就迷戀上她的文字了。祝快樂的文字,像森林里的小松鼠一樣,精靈、跳脫,讓人感覺溫煦、快樂。森林很大,紐約很遠,但祝快樂之於我,始終就是那個老朋友,多年來,在我耳邊向我述說小松鼠的奇思異想,那是我的、也將會是你的──最快樂的閱讀經驗。
家國之幻◎辛金順
平常價 $22.00內容簡 介
鄉土之思、家國之幻:辛金順散文代表作。
此書收錄二十五篇散文,是作者對身世及家國的試圖捕捉與留駐。
這些篇章,最早寫於1993年,最晚寫於2013年,廿年往返跌宕,在停留與流泊間,恰如作者〈回鄉偶書〉中的描寫:
「此刻,燕子棲息於街燈的電線之上,像靜止的符號,排列著國泰民安的意旨。涼風拂過,會掀開它們的夢嗎﹖它們是不是也會跟著夢去流浪,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企圖尋找永遠尋找不到的夢土﹖」
而在家國的記憶庫藏裡,年歲似乎也隨作者的目光流淌,從激越憂患回歸淡定抒情「在偶然的想起中,拉出更清晰的,卻是童年那在黃昏蕉林下,夕陽晚照裡的小小身影與清稚的笑聲,或那晨早露水沾衣的小鎮景色。」
作者簡 介
辛金順,生於吉蘭丹,祖籍廣東陳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南華大學、拉曼大學中文系等。
曾獲中國時報新詩首獎、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和散文優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新詩首獎、馬來西亞海鷗文學獎新詩首獎、府城文學新詩首獎、桃城文學新詩首獎、台中市文學新詩首獎、梁實秋散文特優獎、華僑聯合總會華文著述獎散文集、新詩集與人文學術首獎、大墩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灣省古典詩詞首獎等。
著有詩集:《風起的時候》、《最後的家園》、《詩圖誌》、《記憶書冊》、《說話》、《注音》、《在遠方》、《時光》;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間萬事》、《月光照不回的路》、《私秘語》;論文集:《秘響交音──華語語系文學論集》、《存在﹑荒謬﹑知識份子──錢鍾書小說主題思想研究》;主編《時代、典律、本土性:馬華現代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時代新書:中國現代小說選》、《1990-1995馬華當代散文選》,及發表學術單篇論文四十多篇。
希望之島◎劉育龍
平常價 $22.00內 容 簡 介
劉育龍詩集,分六輯:那些歷史、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告白、那些詩意。內容涵蓋面廣泛,既關照歷史時事、國族問題,也書寫自身情愫、與詩對話。
我們無懼作 者 簡 介
劉育龍,祖籍揭西河婆,1967年生於柔佛士乃,在華人新村長大,從小就是個愛發楞和幻想的人。馬來亞大學物理系畢業後,投身出版界,現任出版社出版經理。
愛寫詩,也寫些散文,微型小說及文學評論。1992年獲國際扶輪青年文學獎(微型小說)亞軍、1997年獲第四屆花踪文學獎新詩組佳作獎、1998年獲雲里風(1997年度優秀作家)文學獎三等獎以及第三屆韋暈文學評論獎、2008年獲詩人杯評審獎。
著作有詩合集《舊齒輪No.6》(1992)和《有本詩集》(2003),詩集《哪吒》(1998)和文學評論集《在權威與偏見之間》(2003)。
失眠書◎林悅
平常價 $21.00内容简介
因時光無序◎黎紫書
平常價 $18.00
內容簡介
馬華著名作家黎紫書的第一本散文集。因時光無序,遂與無序的時光展開沒有終點的對話。她說:“當我把這些流放出去的文字搜集起來,攤開,我唯一想到 的,無非時光。而且還是很老調的,光陰如梭,或桃花依舊的嘆喟。想必與年齡有關吧,現在的我看生命是一個時光的容器,而書寫只是為了過濾自己的年華,想讓 它比別人的更澄淨更透澈一些。”
此書分四輯,輯一〈居〉記錄在萬撓半山區的蝸居歲月,黎紫書遠離人們,在夢幻般純淨的孤獨裡靜靜地認知自己,寫下屬于自己的《湖濱散記》。
輯二〈行〉寫一些人與地,輯三〈泊〉記錄了離開木屋後遷居北方的生活,絕大多數只貼在部落格上而沒有再發表。輯四〈立〉塊頭比較大,完成期也比較早,多是黎紫書當年的得獎作品。
作者簡介
黎紫書,本名林寶玲。1971年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霹靂女子中學。
曾獲大馬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小說推薦獎、世界華文小說首獎;南大全國微型小說比賽首獎;台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評審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等。
已出版著作包括微型小說集《微型黎紫書》;短篇小說集《天國之門》、《山瘟》、《出走的樂園》,微型小說集《無巧不成書》,以及編著花蹤回憶錄《花海無涯》。
錄鬼簿 Ghost Notes◎王修捷
平常價 $18.00內 容 簡 介
此書的寫作宗旨,是搜刮並記錄真實發生的事件。也就是說,它並不算小說集,而更像採訪錄,許多事件來自第一手資料。如果這些受訪者精神沒有異常乃至產生幻覺自己嚇自己,那麼,這書所記載的大半的遇鬼事件都是真的。
所以,此書叫《錄鬼簿》(Ghost Notes)。建議你別把它當一般鬼故事來看。一般鬼故事由於是杜撰的,口味很重,這部集子並不恐怖。作者王修捷並沒在原始材料中加油添醋,因此你能看見最真實的遇鬼事件。
這 些 鬼 都 是 真 的。
※ 封底照片源自書中〈不可思議的光球〉(見頁190)。照片不曾修改,像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就那麼自然而真實地存在,在你我共同活著的空間裡。
作 者 簡 介
王修捷,音樂人、講師、專欄作者。
以「皇修劫」為筆名在《學海》撰寫鬼故事多年。曾得三屆星雲文學獎、海鷗文學獎、雪州青年文學獎、大專文學獎等獎項。
鹽:短詩和現代俳句集◎邢詒旺
平常價 $16.00内容简介
邢詒旺的短詩和現代俳句集,嘗試以詩的閃光構築詩的小世界。
食鹽者通常不單單食鹽,而是將鹽融入各種食物。鹽是什麼味道?或者:
鹽可以引發多少味道?前者若是作者自指風格,後者就是在揣摩品味的可能了。
台灣詩人鯨向海長序推薦:
「忽快忽慢,詼諧而精美,邢詒旺是個談笑之間,流血又流汗的人,這本詩集便是他兇猛又天真的結晶。」
作者简介
邢詒旺,1978年生於馬來西亞芙蓉。畢業於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及台灣逢甲大學中文系。
出版詩集《銹鐵時代》(2006,大將出版社)、《戀歌》(2007,大將出版社)、
《家書》(2009,有人出版社)。目前辭職寫詩。
母墟◎黃瑋霜
平常價 $16.00内容简介
《母墟》屬童年憶往,以妊娠原型為架構,游移於虛實之間,孕育出婆羅洲書寫的新座標,是黃瑋霜的頭胎作品。十歲女童失足墜湖,被湖中巨蜥嚇走魂魄,為尋找失蹤的影子,於北婆羅洲邊荒小鎮漫遊,於熱帶蠻荒雨林闖蕩,逐步深入幽黯騷亂的鄉野人心,展開無止息的追尋與跋涉,竟似回歸母體子宮……
曾珍珍(台灣東華大學英文系教授):
《母墟》和楊牧的《奇萊前書》和李永平的《雨雪霏霏》同屬童年憶往,游移於虛構和非虛構之間,細膩、綿密的物色與場景描寫,是它系歸散文精品的基因標記,生動的敘事、比附於妊娠原型的結構設計,賦予它童女成長小說的精魂與形骸。
作者简介
黃瑋霜,出生於柔佛州永平。小時候曾遷居婆羅洲沙巴,現定居馬來半島。曾學琴、念理、讀商,最後修習文學,目前流連在寫作的世界。長大後曾在台北、花蓮生活,喜愛山風海雨,也眷念城市的繁華。
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兼中文輔系畢業;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彈奏和樂理文憑。作品曾獲國立政治大學道南文學獎散文首獎和小說佳作、新加坡國際華文散文優勝獎、馬來西亞星雲文學獎散文優秀獎、馬來西亞南大小說出版基金。著有合輯《偷窺》(東華創作所文集I)。
目前從事文字編輯工作。